要命的是,据郎中家人说,这郎中去走亲戚去了,不在家里,而且这两天不得回来了。
这可急坏了李芸,她一个妇道人家,面对这种情况,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李芸在那户郎中的家门口哭求,不肯离去。
天色已黯淡,同行的两名妇人虽然也心急如焚,但也没有什么办法。
如今看来,只好回家处理后事了。
也许是李芸哭的太过伤心,惊动了飞扬里的董老爷。
董老爷家中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是他却非常有地位。
因为他是一代名儒,董仲舒的后人。
董老爷大名董兴武,年过四十,满腹才华,学问很深。
董兴武虽然不像董仲舒那般天下皆知,但在十里八乡也算一代鸿儒。
瑕丘县许多富贵人家,都把自己的小孩送到董兴武这里学习四书五经。
甚至有些有追求的富贵人家,甚至把自家年少的女孩,也送到董兴武家中读书。
虽然女孩读几卷经书,在大汉时代也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有钱,任性一下也无所谓。
大户人家的女孩,读读经书也不碍事。
董兴武随时卷不离手,他此刻夹着一卷竹简,来到李芸跟前,向李芸问明痛哭原因。
李芸与两名妇人,七嘴八舌说了好一阵,终于将事情说明白了。
毕竟是一代大儒,对钱这些事情,看的倒不那么重要了。
大儒讲究的是情怀,理想。
所以董兴武此刻非常同情李芸,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这真的嫁到狗窝里来了,日子也非常的难过。
很显然,那郎中之前是篇李芸等人的,因为她们带的诊金不够,所以才装着走亲戚去了。
但是在董兴武的要求之下,那郎中突然又在家里了,而且答应去乐寿里走一走。
李芸这才稍露喜色,对董兴武以及那名郎中千恩万谢。
董兴武虽然也听说过陈明,知道这人爱赌,但也没有料到他会做出这种事情。
董兴武自小熟读经书,最恨陈明这种人,所以今天趁着这个机会,必须过去会一会陈明这个奇葩。
给他好好的上几课,让他不要嚣张!
但是,等到他们到达乐寿里陈汤家中的时候,那天杀的陈明还没有回来,陈汤却莫名其妙的好了。
这事情可真奇怪,大家面面相觑,十几脸懵逼。
由于下午时分,腾达里李老爷家中生械斗,因此县上派来了很多官差,到处抓人。
不但抓了陈辉刘三刀留下的那六名同伴,还象征性的抓了李家几名恶仆。
他们本来还想抓陈汤的,但是他们了解到械斗之时,陈汤已经中毒了,这才没有抓他。
更何况,官差来陈汤家中的时候,陈汤还躺着的,看样子活不成了,也没有抓他的必要。
虽然有乡亲在陈汤的家中,等待陈明这个恶徒,但都是几个男人,毕竟粗心大意。
他们将陈汤扔在屋里,并没有怎么照顾。
陈家家徒四壁,窗户不严,李长青带着针灸等工具,从窗户里钻进来,给陈汤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