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做皇帝。
??这点,在众大臣他们眼里,他们是有心理准备的。
??一切都很正常。
??退位就退位,让贤便让贤。
??反正他们这些老骨头都是要成为神灵的,甚至都是要离开的。
??无所谓了。
??至于谁来接手大唐皇位,那就看造化了。
??反正李二不死,天下就还在他的掌控之中。
??“陛下,不知您打算传位于谁呢?”
??“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温文尔雅,懂诗书礼仪,这些年更是在陛下您的教导下成长起来,颇有些不错。”
??“不妥,臣觉得陛下之三皇子李恪,性情温和,且颇有才学,更有本领,如今已是天大的修仙者了,所以臣觉得他最合适。”
??“三皇子有前朝血脉,不妥当,臣觉得四皇子李泰是比较合适的。”
??“三皇子有前朝血脉,四皇子却也是贪玩而已,虽然他的天赋比较高,但有什么说什么,其实四皇子并不适合当皇帝,他没有当皇帝的才能。”
??“非也,其实你们说的这些我都不认同,我还是觉得九皇子李治比较好,仁德大义,他懂得宽厚之道,最是适合做一个皇帝之尊了。”
??“……”
??听起来,似乎都很有道理的样子。
??哪怕是当初跟随李二的这些个大臣,被他赞誉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国公爷们。
??现在也只不过是一群各为其主的人罢了。
??或许。
??这其中真有那么几个人是真正地为大唐着想,而发表了看法。
??但绝大多数的人其实不一样的,他们大部分人和想象中的不一样。
??李二沉着目光,神色阴冷无比,也不管这些人如何说。
??在他看来。
??特别是在传帝位这件事情上,他李二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态度。
??只有成为一个无上强大的存在,他才有机会选择更好。
??在他看来,至始至终太子李承乾都是他选定的继承人,并且是他亲手教导出来的。
??这样一个人应该足以带领大唐走向强盛,“至少守成是有余的。”
??李二心想着。
??“至于其他人,老三有着前朝血脉就不考虑了,老四以前倒是对帝位有想法,但是现在可能也没有了……
??老九嘛。
??他是一个仁慈的人,做一普通人或许还可以,但要说做皇帝嘛。
??还差了些啊。”
??李二如此地想着。
??他觉得老九太温和了点,做一个守成的皇帝或许还可以。
??可是,李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所想的老九,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其实他还真当皇帝了。
??也还真就把大唐的江山给丢了,连一个守成的皇帝都算不上,因为他是把皇位丢给一个女人的。
??何其可耻。
??以至于在后来的史书中,老九李治的评价并不高。
??当然了。
??现在的李二陛下并不知道这个情况,他只是在考虑诸多皇子的时候,把老九李治一并考虑了。
??现在嘛。
??老大李承乾还没有造反,也不可能造反。
??他自然是李二继承人的最佳人选。
??其他诸位皇子都要靠边站才行,与之比起来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