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玄幻小说 > 回到清末当悍匪 > 第一百三十一章 逞能的清政府

第一百三十一章 逞能的清政府(2 / 3)

台湾大捷在清国内被宣传成了,刘铭传和南洋曾国荃的功劳。刘铭传算是实至名归,在第一线跟着法国人作战。而曾国荃……毕竟严复手下的大半舰队在名义上都是南洋的舰船,而且出战的名义,也是南洋的旗号,再加上里面确实许多人都是南洋的军官。所以王一也不介意卖给曾国荃一个好,不过舰队现在想要在要回去,那时门都没有了。

曾国荃后来是被加了爵位,刘铭传是实授了福建巡抚衔,而其余有功之臣如李彤恩、孙开华、张李成、章高元等,也皆有封赏。而对于刘朝祜——作为叔公的刘铭传仅仅记功而不请赏,宁可吃亏自己人,将功劳让给其余诸将的做法,虽然让侄孙心中些许不爽,但是却让众将、尤其是孙开华、曹志忠等湘军将领心服口服,更加对刘铭传忠心不二,台北守军的凝聚力无形中有一提升。

当然,几家欢喜几家愁。有高兴的,就有不高兴的。而其中最不高兴的,或者说最受伤的,还是要数左宗棠了。本来嘛,满心期望借基隆丢失把刘铭传整到三千里外的西北去种地的。可是由于李鸿章拼命活动,朝廷非但没有惩治刘铭传,反而公开为他撑腰,这不是成心跟我左宗棠作对么!看着刘铭传如今咸鱼翻身,成了巡抚,看来有生之年是没有办法报当年的一箭之仇了,黯然神伤的左宗棠只能无奈的等待他生命最后时刻的到来。

因为东北自治区出手消灭了法国在沿海地区的威胁,这倒让两广总督张之洞彻底地兴奋起来,接连往朝廷上走着,其言曰:“战之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我军携海战大胜之威,陆军诸军将士定当深受鼓舞,气势澎湃。朝廷应该趁此良机,发动攻击,彻底解决西南边患……”

光绪,慈禧,还有军机各位王爷,朝廷中的各位重臣在得了这份新攻略之后,仿佛被打了吗啡,在清流的摇旗呐喊之下,主战之声四起。于是在这种大趋势下,朝廷再次给北越东西两线的的指挥官,潘鼎新和岑毓英发了六百里加急。

当二人拿到新攻略的时候,差点冲到了两广要把张之洞的脑袋塞进夜壶里!

尼玛,有这么坑人的么!坑一次还不算,还要接着坑,你这夺命连环坑呢啊!

海军打胜了跟陆军有毛关系,你是能让大商那帮土匪出兵,帮咱们拿回河道控制权,还是能让他们派兵从敌后方登陆,截断法国人的后勤,还是说你有本事让他们拿大炮在丛山密林之中,轰出一条能够顺利同行的路出来?

海军大胜对潘鼎新和岑毓英来说,基本上没改变任何事情。河道中,跑的依然是法国的炮艇,法国人在陆地上,该怎么嚣张,还是怎么嚣张。

如今你张之洞空口说白话,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就要我们发动对法国人的全面攻击,开玩笑呢……可惜上命难违!

1884年9月8日法军中主张稳健行事,不主张扩大战火的陆军中将米乐由于健康原因被召回国。好战的原第一旅旅长波里耶如愿以偿的继任法国远征军陆军司令,相比前任的米乐,波里耶显然更加像一个纯粹的军人。政治在他脑子里绝对不如法兰西军人的荣誉来的重要,而被“观音桥事件”所激怒的巴黎的老爷们则一心要他洗雪观音桥战败的耻辱,决不能助长东方人的傲慢。而波里耶本人也懋足了劲头,要用胜利来捍卫“法兰西的荣耀”。

但是接下来形势急转直下,孤拔舰队灭亡的消息很快传来,法国人一时间不知所措。不过大商在谈判桌上的打脸要价,彻底激怒了巴黎高层以及法国民众。一份份电报像雪片一样落到波里耶手上,海军失去的,要用陆军赢回来。虽然听着有些怂了的意味,但是听在此刻安南法军的耳朵里,到更像是一种来自祖国的寄托。

然而让法国人没想到的是,一想懦弱可欺的大清,此次竟然表现出了难得,甚至有些让人瞠目惊舌的勇气!东西两线的清军开始贯彻起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的伟大方略起来。

1884年十月初,整备较早的岑毓英滇军开始攻击南下。到了十月中旬,潘鼎新的桂军、粤军也开始南下。北圻的第二阶段陆战就此算是打响了。其中唯一的一点不和谐,就是岑琉英再次坚决“抗命不尊”,拒不出任东西线联合总指挥一职。显然他心里也明白,这就是一领头替罪羊的角色。

到别说,法国人似乎胆怯了,开始收缩兵力,接连放弃了许多重镇,包括西线的馆司和东线的船头,郎甲,陆岸等地,法国人一离开,清军开始进入其中,真可谓高歌猛进,连克数地,法夷披靡。

捷报传回京城,举国欢腾!

张之洞在两广也抖了起来,谁说只有东北自治区的土匪能打败法国人,我们大清同样可以!就连在上海参加谈判的曾国荃和李鸿章,在赵烈文面前似乎也多了三分神气。面对各国公使的恭维,二人虽然表面上很镇定,但是谁都看得出来他们的心花怒放。赵烈文倒是一派云淡风轻的模样,表面上说着恭维的话,但是实际上却完全不将清军在北圻取得的胜利放在眼里。就算双方关系不错,可赵烈文如此表现,但还是让李鸿章和曾国荃有些不喜。

只是赵烈文眼中那抹冷笑,还是让人觉得发寒。

东北陆军军官学校,中级指挥班中,吴晓是今天上课的讲师。根据惯例,他开始通报北越方面的战事,说完一连串所谓的捷报之后,许多人都露出了笑容。毕竟是一国之人,而且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南北洋请求送入军官学校培养的学生,虽然平日里与东北出身的军官相处也算不错,但终究还是存了三分隔阂。

吴晓那边刚说完,忽然听到课堂上有人冷哼了一声。吴晓转头一看,原来是上官申云,第一步兵师的。另外还有两人面色不善,其中一人也是本土军官,名叫范哲,从第三炮兵师出来。最后一个却是个留辫子的,名叫瑞方,是从进城来的满人军官。

“上官申云,范哲,瑞方!”吴晓忽然叫道。

三人同时起身,“到!”

“说说法国人的图谋!”

晚上的时候,李鸿章和曾国荃越想赵烈文的表情越不对,三人早间年可是相处了不少时间,赵烈文什么脾气,他们都是一清二楚。后来李鸿章和曾国荃一商量,干脆直接点,登门拜访算了。

对于二人的到来,赵烈文倒是没觉得意外。

“请坐。”

仆人上茶,可以看得出来,赵烈文正在,书名叫做《战争论》,作者是德国人,克劳塞维茨。

三人先说了几句闲话,李鸿章和曾国荃对看一眼之后,终于讲明了来意。

“惠甫贤弟,我们也算相交多年,大家都曾在文正公手下做事,因此我也有话直说。”

赵烈文一笑,道:“请!”

李鸿章犹豫了一会儿,才道:“今日我看你拿到北越捷报的时候,似乎并没有丝毫欢悦的意思。不知所为何故?”

赵烈文看着李鸿章和曾国荃,忽然叹了口气。

“此时我本不欲说,因为即便说了也没用。”

曾国荃不解,道:“惠甫,你这是何意?”

赵烈文没答他,拿起茶杯,想想,然后说了一段酸文。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赵烈文喝了一口茶,然后微笑地问道:“不知两位兄长,可知此言出处否?”

李鸿章和曾国荃听完先是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这是《孙子虚实篇》中的话,同时《孙子军争》言:“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

面对两路清军的迎面压来,波里耶并不想马上接招,他倒不是胆怯,而是作为具有近现代战争意识的军人,对敌我双方态势的把握是最基本的素质。波里耶看准了大清根本没有打近现代战争的资格,光后勤这条脆弱的血管就足以将大清国这个原本就不强壮的巨人血脉崩断,最后窒息而死。所以老奸巨猾的波里耶选择的是收缩兵力,以逸待劳。

前沿的部队收缩,在西、东两线接连主动放弃了数个重镇,包括西线的馆司,东线的船头、朗甲、陆岸等地。以空间来拉长清军原本就细如发丝的补给线,同时缩短自己的补给线。这一消一涨之间,清军可怜的数量优势就会被蒸发得一干二净!饥饿,营养不良和伤病会代替法国人首先消耗一下清军的有生力量,并挫掉清军本身就不是很足的锐气。

接下来要做的,就十分简单,以自身休养完全的精锐之师去草割那些历经千辛万苦的疲惫之师,以精击疲,这就是以逸待劳的精髓。这是被后世共党用神了招数,如今清兵还没学明白,倒是先在法国将军的身上开花结果。

李鸿章和曾国荃都出了一身冷汗,知道,完了!可是也明白赵烈文不说的原因……这种事没法说。特别是太后高兴,皇帝开心,各位王爷,军机大员热烈庆祝,全民热颂大清洪福齐天,国运昌隆的眼下。李鸿章和曾国荃那都是什么人?官精,官迷,一辈子只为做官。

曾国荃和李鸿章全都不说话了。

赵烈文明白,现在能看出法国人用疲兵计的肯定不止他一人,大清朝内部没有么?怎么可能,估计前线两位指挥官潘鼎新和岑毓英心里比谁都清楚,可是他们敢停下来么?

别总把自己当根葱,没事总以为众人皆醉我独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都重生了谁还用系统啊 独立根据地 大萌主 道士闯韩娱 九玄破天 签到系统藏道书院 幻想乡的一己之见 真道纵横 佣兵小子 灵案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