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是朝堂上,连京城也刮起一股风向,十一皇子容离乃是帝皇星降临,身上有帝皇之气,若是十一殿下登上太子之位,必然改变大历的命数,定可以使大历一扫之前的种种恶运,从而为大历带来繁荣之像。
十一皇子是帝皇星转世,将会成为天下的有为明君,所以京城内外不少人奔走相告,大街上越来越多的百姓走出家门,融入到游街行列中。
整个京城到处都充满了呐喊声。
“请皇上下旨赐封十一殿下为大历的太子。”
“请皇上下旨赐封太子。”
宫中,承明殿里,老皇帝接到这个消息,本就虚弱的身子越发的虚弱了,喘着粗气拍着床,愤怒的大吼:“容凛,容臻,一定是他们,一定是他们搞出来的鬼。”
“他们想让朕下旨册封容离为太子,他们做梦,朕不会同意的。”
寝宫里,德妃正陪在皇上床边,伸手拍着皇上的背,安抚皇上。
“皇上,别急,你不要太着急了,急坏了自个儿。”
容启喘着粗气摇头:“朕恨,朕悔,当初就不该留了这个祸害在人间,若是早早的掐死她,又何至于有今日的种种,朕悔朕恨,可是却没办法回到从前。”
现在他是要动也动不了,老皇帝抓狂得想杀人。
想到朝臣以及百姓的疯狂,他真的有一种频临疯狂的感觉。
这些人想让他立容离为太子,这绝对不可能。
容启望向德妃:“朕决定了,决定让灏儿露面,朕打算向天下人召告他的身份,恢复他的皇太子身份,朕就不相信凭灏儿的能力比不得容离一个八岁的孩子。”
德妃一听,脸色微暗,望着皇上,缓缓开口:“皇上,你决定了吗?”
“朕决定了,朕绝对不会让他们得手的,他们想得到太子之位,绝对不可能。”
“可是灏儿根本不知道这些,你忽然宣布他的身份,他未必接受得了,若是他,他一一。”
若是他并不想当太子怎么办?这是德妃担心的,可是她不敢说给老皇帝听,因为她怕自己说了,老皇帝也不相信,因为在老皇帝的心里,这天下没有人会不想要太子之位,不想要皇帝的宝座。
可是德妃一直注意着灏儿,她感觉灏儿对皇位并没有多大的热情,所以她才会担心。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宣布这件事。”
“再等几天,朕让他们先高兴高兴,让他们以为太子之位是他们囊中之物时,然后再宣布结果,让他们从高高的云端上狠狠的踢落下来。”
容启森冷的冷笑,德妃点头,不过老皇帝没忘了叮咛她:“这两天你找个机会提点灏儿一些。”
德妃没吭声,久久的没有说话。
……
朝堂上的动静和百姓的动静,使得康王坐立不安,如坐针毡,没想到现在所有人都叫着让十一殿下容离登上太子之位,如若父皇迫于压力答应了,那他的太子之位不是成了别人的东西了吗?
那他和母妃日后还能落得了好吗?
同时康王得到消息,刑部派出去的人已经追到了开罗国的霁月郡主等人,并把霁月郡主给带了回来,很快就到达京城了。
若是霁月郡主被人收买了,一口咬定她和他母妃私通,那他母妃的罪名不就成立了吗?
如若霁月郡主再咬死了说他也参与其中了,他不但和太子之位无缘,恐怕连一条命也保不住。
所以他不能再等了,务必要抢在霁月郡主回京前,拿到父皇的旨意,册封他为大历的新君
只要拿到父皇的旨意他就不怕了。
康王爷终于真正的下定了决心,沉声的下命令:“让所有人原地待命,听候本王的通知行事。”
“是,”手下飞奔而出,一路出去通知康王爷的命令。
……
请封太子的风波一连闹了多少日都没有个结果,朝堂上的大臣依旧不懈的努力着,努力让皇上下旨赐封十一殿下为太子,可惜皇上既不同意,也没有不同意,皇上对外称病了,待在承明宫里养病,让朝臣们束手无策。
外面的百姓,天天游街奔走,闹成一团,不过并没有让皇上下旨。
这一段时间,最清闲的人莫过于容臻了,容凛把什么事都处理了,而她落得清闲,每天只负责陪容离,正好教导教导他为人处事的原则,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相较于朝堂上和外面的喧闹,宫中却是最安静的。
宫里的后妃现在安份得多,谁也不敢在这时候闹事,而且她们也没有闹的必要,她们没有皇子傍身,皇权之争与她们丝毫没有关系,她们只管安份的待着就是,皇后并不是刻薄之人,只要不招惹她,应该不会有事。
这一晚月黑风高,宫中一片安静。
各宫各殿的人,除了当值的,所有人都睡了。
宫门前,银面大统领领着黑压压的九营兵马司的人潜伏在宫门外不远的地方等候着,朝中的几名大臣从宫门前入宫,康王则带着数名手下悄悄的从地下密道潜进了听竹宫,然后直奔承明宫而去,暗夜之下数道身影好似幽灵似的飘过,无声无息的在皇宫内穿梭而过,时而避开当值的宫人,时而避开巡逻的侍卫,一路直奔承明宫,承明宫内外,一片安静,半点声息都没有,所有人都睡了。
康王一挥手,他带来的数名手下迅速的包围了承明宫外面,他自己则带着几个人从窗户闯进了承明宫的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