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六百一十章 黄毛之心(1 / 4)

都堂拟定的谥号,送入宫中时,赵煦正在紫宸殿的小殿,与两宫一起,接见从辽国回国的给事中胡宗愈、西京左藏库使高士敦、司勋郎中晁端晏。</p>

这三人,分别在七月底,奉诏代表两宫和赵煦,前往辽国朝贺辽主耶律洪基天安节(耶律洪基八月初七的生辰)。</p>

同时他们也肩负着,调停辽、高丽战争的任务。</p>

不过,这个任务显然早就失败了。</p>

上个月,辽主就已经通过国书,得意洋洋的对赵煦宣称:大辽天兵已下平壤,汉四郡,朕将重建焉!</p>

大有不灭高丽,绝不罢兵的决心。</p>

作为回应,赵煦一边命登州,给高丽人民,送去整整一千具神臂弓和大量箭矢、甲器。</p>

另一边,却遣人告知辽国方面。</p>

他已经决定,裁撤驻泊于雄州的云翼军两个指挥。</p>

这两个云翼军在雄州的驻泊指挥,其实早就名存实亡了。</p>

六月份的时候,枢密院就请求,在雄州重新恢复这两個指挥的建制,以夯实大宋对抗辽国的军力。</p>

但被赵煦拒绝。</p>

河北一路在大宋,命运多舛。</p>

两易回河,河北都是适当其冲的重灾区。</p>

即使如此,河北一路,依然猬集着重兵集群,以防备辽国骑兵突袭。</p>

在恐辽症的作用下,过去的大宋君臣,甚至恨不得将全国的精锐,都堆到河北去。</p>

这就使得河北的负担,冠绝天下。</p>

单单是为了供给屯驻在河北各州的各种禁军,河北的百姓,就已经无法承受了。</p>

偏生,祸不单行。</p>

当年,黄河在商胡口决口,汹涌的黄河水直接冲进了那条联系汴京和河北的生命线——御河(永济渠)之中。</p>

大量的黄河水,夹带着数不清的泥沙,直接让这条河北驻军的生命线大残。</p>

其后,朝廷花费了十几年时间,才让其恢复正常的通航水平。</p>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p>

元丰四年,御河再遭重击,河决于小吴口,黄河再次暴虐的冲入御河。</p>

不仅仅使得之前三十几年,朝廷对御河的治理工作,一夜回到起点,御河再次被黄河的泥沙所淤积。</p>

这一次,御河的治理,就变得很麻烦了。</p>

因为这一次的黄河决口,使得黄河在小吴北流,河道部分与御河重叠。</p>

大量泥沙,就这样被黄河水裹胁着,源源不断的流入御河。</p>

河道开始堵塞,航运能力大减,有些年份甚至无法通航。</p>

御河的废弛,使得大宋屯驻在河北的禁军,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p>

没有御河的补给,庞大的河北禁军集群,得不到足够的粮食给养,很多地方的禁军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p>

就像云翼军的那两个驻泊雄州的指挥,在元丰七年的时候,军营里就只剩下三五十个老弱病残了。</p>

剩下的……早跑干净了。</p>

就算再次招募兵员,没有稳定的粮食供给,士兵们也照样会跑。</p>

故此,赵煦不打算重建这两个指挥。</p>

甚至,已经打算,逐步裁撤猬集在河北的禁军。</p>

使河北禁军数量,减少到一个合理的水平。</p>

作为现代的留学生,赵煦手里没有牌,都想要虚空造牌。</p>

何况,这种可以打出去的牌?</p>

哪里能不好好利用?</p>

于是,就光明正大的,将这两个本来就要裁撤的指挥,当成了宋辽友好牌打了出去。</p>

裁撤两个指挥,对于宋辽两国在边境上猬集的重兵集群来说,不过九牛一毛。</p>

但,意义重大。</p>

这是澶渊之盟后,大宋首次裁撤河北禁军。</p>

而且,还将这一消息,通报于辽国。</p>

在辽人眼中,这是什么意思?</p>

大哥您放心打高丽,我们这边绝不干涉!</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