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一十一章 吃干抹净

第六百一十一章 吃干抹净(1 / 5)

回到福宁殿,赵煦从梁从政手中,接过了都堂拟定的谥号。</p>

一看,他就眯起眼睛来。</p>

“都堂诸公,都是公忠体国啊!”他在心中默默点了个赞。</p>

“尤其韩相公,真不愧是传法沙门!”</p>

司马光去世的时候,赵煦曾在两宫面前引用礼记和诗经的内容,称赞司马光的功绩。</p>

看似是非常正面,甚至是极高的评价。</p>

然而,语言、文字,自古就有魅力。</p>

而且,在不同的人,不同语境和社会环境下,很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解读。</p>

具体到此事上,赵煦就对外界,释放出了不同寻常的信息。</p>

赵煦评论司马光的那两句话,单独放在一起也好,联系在一起也罢。</p>

看似都是对司马光的赞美、褒扬。</p>

然而,这两句话存在一个重要问题——都没有对司马光的政绩,做出任何评价。</p>

这就好比,现代单位里,有个老领导去世,上级部门对其做出评价:XX同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他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照顾同事,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好人。</p>

别人怎么看?</p>

有心人肯定会看出问题来。</p>

对一個政治家,用文学家、哲学家的方式来评价?</p>

这不就是全盘否定其政治成就?!</p>

而韩绛显然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拟的谥号,就很有意思了。</p>

单谥一个文。</p>

要不怎么说,韩绛韩相公是传法沙门呢?</p>

这份政治嗅觉和对上意的揣摩程度,就不是一般的小年轻能比得上的。</p>

单谥文,这是杀人还要诛心!</p>

“看来,韩绛对司马光,也是不满已久。”赵煦呢喃着。</p>

想想也是,韩绛拜相后,多次亲自邀请司马光去役法检讨所会商。</p>

但司马光,总能找到借口和理由,怎么都不肯去。</p>

韩绛脾气再好,也受不了这个。</p>

何况,韩绛的脾气,并不算很好。</p>

如今,能找到机会,合理合法的报复一下司马光,出一出胸中那口气,很正常。</p>

“文忠?”再看吕公著所拟的谥号,赵煦的眼睛也跟着笑起来。</p>

“这老狐狸!”赵煦笑骂了一句:“怕也是看出了一点什么来了!”</p>

吕公著和司马光,交情最好。</p>

自然,他是知道司马光的理想与追求的。</p>

然而,他却拿出了文忠这个谥号。</p>

“有意思!有意思!”赵煦吧唧了一下嘴巴,上上辈子,曾为君一十五年的他,对大宋典故,可谓了如指掌,熟烂于心。</p>

所以,他很轻易的就知道了,吕公著的心思。</p>

因为,在大宋历史上,也曾有一个和现在的司马光情况相似的大臣。</p>

这位大臣的名字叫做:欧阳修!</p>

最初,太常礼院给欧阳修定的也是单谥文。</p>

所以在当年,此事在朝野闹得沸沸扬扬。</p>

欧阳修的门生、故旧、学生纷纷跳脚,甚至猛烈抨击太常礼院,认为这些官僚是因为没有吃到欧阳修家属的贿赂,在故意打击报复。</p>

此事,一度甚嚣尘上,闹得很大。</p>

于是,赵煦的父皇,将之下朝议,在朝堂的议论上,这个单谥为欧阳修的朋友们集体驳回。</p>

时任右正言的常秩,以欧阳修有定策之功,认为当加献,为文献。</p>

而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强烈反对——欧阳修生前和苏轼一样是大嘴巴,得罪过无数人,政坛上的政敌,数都数不清楚。</p>

加上他多次主持贡试,因为他的倾向,直接改变了大宋文坛的风向。</p>

这固然让无数人受益,但也打断了无数人的前程。</p>

多少人寒窗苦读,头悬梁、锥刺股,不舍昼夜的努力,结果,一到科场就两眼一黑——怎么不考我学过的了啊!</p>

于是纷纷发挥失常,这些人科举失利后,自然会将一切怒火,发泄到始作俑者的欧阳修身上。</p>

于是,欧阳修成了个大靶子。</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