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仰慕他、感恩他,就有多少人讨厌他、厌弃他。</p>
于是,在当时的大宋,从上到下,都有一大批欧阳修的敌人。</p>
所以,欧阳修生前死后,他的桃色绯闻和故事,才会传的满天下都是。</p>
很显然,其中大部分,都是欧阳修的敌人们在其中推波助澜,造谣生事。</p>
这事情到最后,还是赵煦的父皇出面,折中了一下改为文忠,才算尘埃落定。</p>
也正是因为这个风波,宰执或者曾担任过宰执的大臣去世后的拟谥权,被从太常礼院收回。</p>
从此,宰执评宰执,成为大宋政坛的潜规则。</p>
而吕公著,当年曾亲身参与了那一场欧阳修定谥风波。</p>
对这里面的细节和变故,可谓了如指掌。</p>
他现在拿出‘文忠’这个谥号,恐怕就是在试探赵煦的态度。</p>
继续翻,其他执政所拟的谥号,都开始出来。</p>
知枢密院事李清臣,拟的是文惠,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也!</p>
显然,这是指的司马光临终尽散其仕宦所得的事情。</p>
中规中矩的谥号。</p>
邓润甫,则拟了一个文肃的谥号……这就多少有点骑脸了。</p>
表面上,这是一个美谥,但放在司马光身上就是在骑脸骂街。</p>
因为,刚德克就曰肃、决心执断曰肃。</p>
这不就是高情商的在说司马牛这三个字吗?</p>
看来,邓润甫也不爽司马光。</p>
正常!</p>
大宋的这些士大夫,个个都是阴阳怪气的高手。</p>
安焘就比邓润甫还要阴阳怪气,他拟了个文简的谥号。</p>
一德不懈曰简,至德临下曰简,能行直道曰简。</p>
还是在说司马牛!</p>
新党的执政,如此异口同声。</p>
旧党的人哪里受得了?</p>
于是,李常果断拟一个谥号:文康!</p>
所谓,温柔好乐曰康,以好丰年,勤民事。</p>
又曰:和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p>
这就是在政治上,对司马光进行肯定。</p>
但……</p>
赵煦捏着李常的奏疏,眯着眼睛。</p>
他自知道,李常是吕公著的学生。</p>
所以,李常有没有请教过吕公著呢?</p>
又或者吕公著有没有提点过李常?</p>
“无所谓!”赵煦轻笑一声,舔了舔嘴唇,轻声道:“且让子弹飞一会吧!”</p>
朝廷给司马光赐谥,要等到其正式下葬,才会进入流程。</p>
在这过程中,有着超过半个月的时间,可供此事发酵。</p>
所以,赵煦这是故意的。</p>
故意要把司马光定谥的事情,拿出来造牌。</p>
故意,要把这个事情搞大。</p>
不如此天下人怎么知道,他这个少主,就是司马光最大的靠山和最强的支持者?</p>
这才是真正的榨干、耗尽司马光的一切利用价值。</p>
连其死亡本事,也将成为一种价值!</p>
没办法!</p>
谁让赵煦,在现代深造过呢?</p>
……</p>
司马光的丧仪,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p>
先是两宫下诏辍朝三日以示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