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二十七章 我挖我自己墙角

第六百二十七章 我挖我自己墙角(1 / 3)

两宫如何去知晓赵煦的心思?</p>

所以,在听到赵煦说出‘此辈小人,确是辜负皇考与朕的期盼’后。</p>

太皇太后就开始引导起来:“既是如此,官家便令有司,将绫锦院诸官,尽皆除名,以警效尤可好?”</p>

这位太皇太后,遇事一直是如此的。</p>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p>

赵煦摇摇头,道:“太母之法好是好……只是孔子曰:不教而诛是为虐……”</p>

“荀子也言: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p>

“何况,诸官如今都在积极退赃退赔……孙臣以为,还是当给他们一个机会,许其等戴罪立功!”</p>

赵煦做这些事情,鼓动这么大的舆论。</p>

自然不可能是为了追求什么正义,主持所谓的公道。</p>

这些是大臣,准确的说是御史台,是大理寺,是开封府的事情。</p>

而非皇帝的事情。</p>

皇帝的事情是什么?</p>

战略、大局、方向!</p>

所以,赵煦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拒绝了太皇太后想要息事宁人的算盘。</p>

不过,他说出来的话,也让两宫眼中露出欢喜。</p>

“官家……真是宅心仁厚啊!”太皇太后赞许着。</p>

向太后则道:“娘娘,六哥仁厚,朝野皆知……”</p>

两宫这两天,其实也挺烦。</p>

主要是皇城大内的那些仁庙的太妃以及先帝的妃嫔们,都在找她们说话。</p>

话里话外,都是埋怨、抱怨。</p>

甚至有那等泼妇,直接阴阳怪气说什么‘当今官家圣明,口衔仁义,臣妾等凉薄之人,无功国家,早该去永裕陵(永昭陵)中啦’。</p>

两宫听着,是刺耳不已,偏只能耐着性子安抚。</p>

没办法,这些人都是无儿无女,没有牵挂、羁绊的人。</p>

真闹大了,闹出人命。</p>

对国家来说,就是颜面尽失了。</p>

此外,其实两宫也不想看到诸司这个皇室的钱袋子,出什么问题。</p>

原因嘛,很简单。</p>

她们真的有一头牛在诸司!</p>

如今,听到赵煦连绫锦院的官员,也肯给机会,也肯给出路。</p>

两宫一直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来。</p>

“六哥打算让他们怎样戴罪立功呢?”向太后问道。</p>

“儿臣是这样想的……”赵煦答道:“除了管勾绫锦院外,其余大小官吏,只要如数退赃退赔,便让内侍省与彼等签一份契书……”</p>

“让彼等去组织织工,建立工坊,购置各种纺车、织机,雇佣工匠、女工,自负盈亏而内侍省则只按大内及有司所需,与之定约,购其布帛……当然也可以由有司提供原料,由彼等加工,然后支付工钱!”</p>

“如此一来,绫锦院之弊,或可解决。”</p>

这就是在现代,赫赫有名的哈耶克的解决之道。</p>

将绫锦院这个皇室垄断机构私有化。</p>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等于是赵煦在自己挖自己的墙角。</p>

两宫听着,是目瞪口呆。</p>

因为,赵煦的这个方案,在她们看来,简直就是自废武功!</p>

“官家……”太皇太后叹了口气,道:“祖宗以来,绫锦院每岁不过费三五万贯以及户部所纳蚕丝,就可得绫罗绸缎数万匹,其他布帛丝绢十余万匹……”</p>

“若按官家之法,老身恐怕,从此每岁所费,将达百万贯之巨!”</p>

向太后连忙对太皇太后道:“娘娘且稍安勿躁,或许六哥有自己的盘算呢!”</p>

说着,她就看向赵煦稍微有些紧张。</p>

因为这个事情若这孩子没有想好就提出了这样天真的计划。</p>

那么一旦传出去,就必然有损其威信!</p>

更会让百官,乃至天下轻看!</p>

试想一下,若百官和天下人知道,当今官家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君王。</p>

他们会怎么看?</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