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解释一下熙河棉庄经济的运作。

解释一下熙河棉庄经济的运作。(1 / 4)

看到章评,有读者觉得,棉庄的发展可能有问题。</p>

其实是没有问题的。</p>

因为,熙河的经济模式,它压根就不正常。</p>

作者君在前面的章节里,其实已经写过了这个问题,当然可能也是作者君没有说清楚。</p>

有机会我会写一个番外,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p>

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吧。</p>

首先,北宋货币是双轨制。</p>

熙河用的是铁钱!</p>

所以,存在着汇率差。</p>

我在前面的章节,也说过了。</p>

熙河的雇工们,包吃包住,每個月给铁钱作为工钱。</p>

现在的时间线上,经过几轮薪水上调,雇工工钱已经涨到了500钱(新雇工起薪)到一贯钱(基干雇工)。</p>

熙河铁钱和铜钱的兑换比我没有查到。</p>

但我查到了北宋四川铁钱和铜钱的汇率。</p>

在996年,北宋平定蜀地不久,第一次发行铁钱,官方汇率是1.1比1.</p>

但官府的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很快就引发了通货膨胀,不到半年,铁钱与铜钱的兑换率,就掉到了5比1.</p>

注意,这是官价,以后我所有提到的汇率,都是官价。</p>

请大家注意,官价和市价是两个概念。</p>

就像今天阿根廷黑市汇率和官方汇率一样。</p>

北宋朝廷对此焦急万分,所以在970年禁止铜钱入川,企图通过金融管制,控制通货膨胀,但结果是铁钱价格应声下跌,当年跌倒了10比1.</p>

其后就是张乖崖治蜀。</p>

经过这位名臣的梳理以及对交子的规范,铁钱汇率开始回到5比1.</p>

不过很快,随着张乖崖离任。</p>

真宗时,铁钱汇率重回10比1.</p>

没有办法,北宋开始铸造大铁钱,这就是折十钱。</p>

换在现在,就是印钞。</p>

根据大中祥符七年,知益州凌策的奏疏可知,大铁钱每贯重达十二斤(宋斤,合今天7.2kg,平均每枚铁钱重大约9.3克上下,接近同时期小平铜钱的4倍重量)。</p>

然而然并卵。</p>

大铁钱和铜钱的汇率,在铸造八年后重新回到了10比1.</p>

北宋印钞失败。</p>

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四川铁钱和铜钱汇率,一直稳定在这个水平上。</p>

直到神宗熙宁变法,又开始对四川铁钱动手。</p>

通过各种手段,在官方层面抬升铁钱币值。</p>

譬如在计赃(计算刑事案件案值)领域,将铁钱铜钱汇率换算成2比1。</p>

同时也可能提高了铁钱铸造技术,用上了质量更好的铁。</p>

四川民间铁钱价格因此可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维持了相对稳定。</p>

但是,很快的,随着神宗时代结束。</p>

铁钱再次开始下跌。</p>

绍圣时代,跌倒了2.5比1,徽宗大观5比1,然后10比1,又回到了原点。</p>

通过这些我们现在可以得知,北宋铁钱、铜钱正常的、普遍被认可的稳定汇率是10比1.</p>

注意,这里指的是折十的大铁钱。</p>

就是凌策说的,一贯重十二斤,合7.2公斤铁,且在四川铸造发行的那种。</p>

而在熙河等边境地区,使用铸造的铁钱,从熙宁王韶开边后,一直长期大量掺杂其他杂质,使这些铁钱在融化再铸造方面的价值无限接近于零。</p>

所以,这些地区的铁钱币值,肯定远低于四川。</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