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手从袖子里,掏出一块木牌:“这是汝的号牌。”</p>
小男孩接过那块木牌。</p>
木牌的正面,雕刻着汴京新报报童六字篆书。</p>
在其背面,则是他的名字与在这汴京新报的号码。</p>
高俅,永宁丙字第八号。</p>
这代表着他是汴京新报永宁坊分宿区的一名报童,同时其所在的厢房是丙子房,所睡的地方是第八铺。</p>
旁边则有着小楷写着:荐举人高敦厚,汴京街道司吏员,系高俅之父,确验三代无作奸犯科。</p>
叫高俅的小男孩懵懵懂懂的走进厢房,这里面的一切,都让他无比陌生,也让他心情忐忑。</p>
但,这个孩子有着超强的适应力和心理素质,所以他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是乖巧的拿着号牌,找到了自己在这个厢房里的位置,然后将带来的东西,一一放到自己的位置。</p>
童贯只看了一眼,就转身对自己身旁的一个内臣吩咐了一句:“这孩子的情况,汝该知道了吧?”</p>
这内臣低着头道:“下官已看过卷宗了。”</p>
“嗯!”童贯道:“以后他便交给汝管教。”</p>
“若不合格,不必要通报某,直接清退便是。”</p>
“唯!”内臣颔首。</p>
童贯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干!今年的磨勘,某给汝一个中下。”</p>
这内臣,立刻欣喜若狂,连连道谢。</p>
在大宋的体制下,所谓磨勘,顾名思义就是分成磨与堪两个系统。</p>
磨代表时间,堪则代表考评。</p>
所以时人言:磨勘之法,率以法计其岁月、功过。</p>
在这个系统中,磨所代表的时间,一般是固定不动的。</p>
只有堪所代表的考评,可以减少或者增加转迁所需的时间。</p>
而考评之制在唐代就已经确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九级。</p>
但因为儒家中庸思想的主张,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上上、上中、上下这样的评价,是凡人不可能触碰到的。</p>
能拿到的人,必须做出了类似拯救世界的功绩。</p>
同样,下下的考评,也不是人能拿到的。</p>
拿到的都是铁板钉钉的畜生、人渣。</p>
所以,中上的评价,就已经是所有人能摸到的天花板。</p>
能拿到一个中上,基本可以锁定减磨勘的资格。</p>
而中下,在这个体系里,等同于优秀。</p>
在转迁时的优势很大。</p>
而在汴京新报的这个体系里,一个像他这样负责管教的内臣,拿到一个中下评价,几乎可以锁定未来的管勾永宁坊公事。</p>
一旦如此,那么对他这样的小黄门而言,就等于入门了,拿到官身了。</p>
相当于文臣不入流的杂官转正为选人。</p>
这是阶级的跨越!也是地位的飞升!</p>
童贯却没有在这个事情多费心了。</p>
在他眼里,这只是他拗不过面子,勉强答应了街道司的人的请托。</p>
这种事情,他也不是第一次做了。</p>
在过去的这六七个月,他已经领了起码几十个开封府胥吏的孩子进入汴京新报当报童。</p>
没办法!</p>
这报童好啊!</p>
进了汴京新报,虽然要受管束,还得每天跟着人出去卖报。</p>
但是这里管吃管住,还能免费学各种技术。</p>
今年以来,汴京新报向太医局、天文局、都水监、专一制造军器局等有司,输送了两三百名学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