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四十七章 苏轼回京

第六百四十七章 苏轼回京(2 / 5)

没办法!</p>

那大胡子,是当代文坛当之无愧的一座高峰啊!</p>

单以文学成就,当代能与之并论的,恐怕也只有那位隐居江宁,不问朝政的前宰相、荆国公王安石了。</p>

东坡居士、铁冠道人,都是他的名号。</p>

而其如今,甚至就连政绩这块短板,也已经补齐了。</p>

其治登州,为政宽和,以爱民为先。</p>

其在登州,以公使钱建立的登州养济院,首开汴京之外,廉价给百姓医药之先河,仅此一点,一年下来活民数百,施药更是多达上万次。</p>

最重要的,还是登州的经济。</p>

去过登州的商贾、士人,无不称赞。</p>

所有人都说:登州之境,盗匪消弭,百姓安乐,四民和谐,商贾频往,而官吏廉平,于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p>

当然,这是夸张的描述。</p>

不过登州的治安、经济和生产秩序,确确实实是在不断向好。</p>

所以,苏轼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p>

如今,本官虽然还是朝奉郎,但馆阁贴职却已是直龙图阁!</p>

这是本朝馆阁贴职,文官知州所能带的最高贴职。</p>

而且,已有至少二三十年,未授给知州这一级的文臣了。</p>

所以,苏轼这是打破了记录!</p>

若换一般人,早就各种酸言酸语,往其身上招呼了。</p>

偏苏轼不会。</p>

因为在文学成就上,就是得服苏轼。</p>

谁要敢有半個字异议,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直接糊脸上,后面还跟着定风波、赤壁赋、前赤壁赋等一大堆注定千古不朽的诗词。</p>

正如当今天子在命中书舍人林旦为授苏轼直龙图阁馆职时所言:他人得授直龙图阁,乃其幸也,而朕今授苏轼直龙图阁,乃直龙图阁之幸!</p>

苏轼虽然升官了。</p>

但他的性格,还是与往常一般,没有半点改变。</p>

他一下马,就直接奔向自己最心爱、挂记的弟弟。</p>

直接就抓住苏辙的手:“子由啊,你消瘦了!”</p>

苏辙憨厚的笑了笑激动的抓着自己哥哥的手,道:“兄长却是发福了几分。”</p>

苏轼哈哈大笑:“要怪只怪登州之鱼太过美味!”</p>

他说着就对苏辙道:“子由,上个月我托人稍给你的那些海货,可都收到了?”</p>

“嗯!”</p>

“张伯父与苏世叔也收到了?”</p>

“都收到了!”苏辙道:“还都与吾说,很喜欢兄长的礼物呢!”</p>

“这就好。”</p>

这个时候,其他人也都凑了上来。</p>

全部是苏轼的迷弟。</p>

哪怕这里面不少人,年纪都只比苏轼小几岁,甚至还有人年纪苏轼大。</p>

但他们却崇拜的看着这个大宋文坛的传奇。</p>

“见过苏公……”这些是过去不认识苏轼的。</p>

“见过子瞻兄……”这些是认识苏轼,但不太熟的。</p>

“东坡先生,别来无恙!”这些都是和苏轼书信往来密切的好友。</p>

……</p>

苏轼回京的消息,就像一条忽然登上汴京热搜的词条。</p>

几乎是转瞬,就传遍了整个汴京。</p>

最兴奋的,莫过于汴京城的各大勾栏瓦子了。</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