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五十五章 苏辙:完了,我家要不干净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 苏辙:完了,我家要不干净了。(1 / 4)

苏轼回到自己在汴京的落脚地——他弟弟苏辙在汴京新城的武成坊租的一个民宅。</p>

武成坊是标准的汴京平民坊。</p>

坊中基本没什么权贵人物。</p>

上一次住在这里的权贵,还是太宗时代的枢密副使张逊。</p>

好在,苏辙租的民宅,面积还算大,前后三进带着院子、马厩,有十几个厢房。</p>

因为苏轼在外地为官,所以,苏辙将这院子稍作改造,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家门。</p>

左边是苏轼的妻子王闰之带着苏轼的长子苏迈、次子苏迨、三子苏过居住。</p>

右边则是苏辙一家人所住。</p>

和苏轼相比,苏辙的子女众多。</p>

他前后有七女三子,虽有两个女儿不幸夭折,但也是五女三子的大家庭。</p>

好在,如今五個女儿都已经成功的出嫁。</p>

虽然代价是,苏辙为了凑嫁妆,几乎变卖了一切可以变卖的东西。</p>

连眉州的祖田、祖屋都卖掉了。</p>

还欠下了一屁股债,至今都没有还清。</p>

但侄女们却都嫁了好人家!</p>

不是名士之子,就是进士官人。</p>

苏轼对此是很自豪的。</p>

因为五个侄女的丈夫,都是他选的!</p>

准确的说,应该都是他考察过人品后,才推荐给弟弟的。</p>

在大宋,除了宰执之家,谁家能把五个女儿全部嫁给名士大儒之子、进士官人为妻?</p>

苏轼刚刚进门,他的妻子王闰之早已带着妾室朝云以及三个儿子与长孙苏箪出迎。</p>

就连隔壁的苏澈,也带着妻子和三子,出现在了苏轼家里(两家只简单的隔一堵墙。)。</p>

“官人面圣如何?”王闰之紧张的问道。</p>

苏轼面圣,而且还是官家特旨越次诏对。</p>

最紧张的,就是苏轼的家人了。</p>

没办法!</p>

谁叫当朝的官家,是个叫人捉摸不透的君主呢?</p>

按照坊间闲汉的说法——当今天子圣质宽仁,颇具汉唐明主之风,而兼有祖宗之德。</p>

瞧瞧!</p>

说的多好听!</p>

可实际上,这‘汉唐明主之风’与‘祖宗之德’,是怎么看怎么违和的。</p>

因为汉唐明主,都是些什么人?</p>

翻翻史书,这些人哪个像大宋祖宗?</p>

偏这样的违和感,放在当朝官家身上,却一点也不违和。</p>

他确实宽仁!</p>

但得罪了他的人,一个也别想跑!</p>

其记忆力超群,特别能记仇,在报复人方面,特别有天赋的特点,朝野上下人尽皆知,只是没有人敢说而已。</p>

苏辙作为经筵官,虽然在经筵上发言权不多。</p>

但,他可是太清楚,那位少主的厉害的。</p>

能轻轻松松,驾驭五经,解读圣人,常常阐发‘他人所不能发’的圣人微言大义的人,能是简单的吗?</p>

更不用说,宫中上下,皇城内外,三衙之中,皆为其鹰犬爪牙。</p>

而他即位至今也才一年零七个月。</p>

一年零七个月,就能做到,将路寝之将,宫闱之禁卫,国家之爪牙,统统收用的少主。</p>

自古而下,能有几人?</p>

反正,苏辙是今天担心了一天。</p>

就怕哥哥御前失仪说错话,犯了忌讳。</p>

苏轼看向自己的妻子、儿子、儿媳还有长孙,又看向弟弟苏辙、弟媳史氏还有三个侄子。</p>

他轻声笑道:“官家与为夫相谈甚欢,还对为夫在登州施政,大加赞赏、勉励,更嘱托我回任之后,当戒骄戒躁,为国朝再立新功!”</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