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辽国,还是很团结的。</p>
承天太后打下的基业辽景宗、辽圣宗的遗泽还没有消失。</p>
老皇帝耶律洪基虽然有很多缺点。</p>
但他有一个优点——能容人,也能用人。</p>
就这一点,足以让辽国内部不至于生乱。</p>
在心里面遗憾两声,赵煦放下手里的国书,问道:“皇叔祖及皇弟近来可还好?”</p>
他是皇帝。</p>
国书看一看就好了。</p>
至于国书里的具体事务?</p>
自然有大臣们处理!</p>
耶律琚、耶律俨恭身一拜,然后由耶律俨答道:“承蒙陛下关怀,我主皇帝陛下春秋鼎盛,御体康健,外臣陛辞之前,曾率众游猎于燕山,射杀猛虎。”</p>
“皇太孙梁王殿下聪慧刚毅,侍奉皇帝陛下左右,也曾猎得麋鹿。”</p>
这属于是章口就来。</p>
不过这也是辽人的正常操作。</p>
将自己的君主,打造成一个骑射高手,借此震慑大宋方面。</p>
耶律俨继续道:“外臣陛辞之前,我主大辽皇帝陛下及太孙殿下,曾再三叮嘱外臣……”</p>
“来到大宋务必向陛下致谢。”</p>
“谢陛下于天安节(耶律洪基圣节)遣给事中胡宗愈为贺使道贺,更谢陛下遣司封员外郎杜纯为赠大辽太孙书信使。”</p>
“此番,外臣也蒙太孙殿下托付,为陛下来送大辽太孙答谢书……”</p>
说着,他就恭恭敬敬的跪下来,代表着他的少主,梁王、太孙耶律延禧再拜稽首。</p>
两个跟在他身后的使团随从,则将一个玉匣捧着上前,跪献于殿上。</p>
赵煦微笑着,让左右收下来,配合着道:“请贵使回国后,代朕谢过大辽皇叔祖,也谢过大辽皇太孙。”</p>
“待贵使陛辞,朕还另有书信,委托贵使,转交皇弟。”</p>
辽人想演,赵煦自会配合。</p>
这种好处和便宜,不占白不占。</p>
将来教训起耶律延禧来,也更名正言顺不是?</p>
朕乃汝兄!</p>
今皇叔祖不幸晏驾,长兄如父,朕合该为汝监护人!</p>
当然,想要达成这个效果,还是得靠拳头。</p>
耶律俨听着,自是再拜称谢。</p>
但心中却已是掀起了惊天巨浪!</p>
“耶律琚等没有说谎……”</p>
“这南朝少主,真乃雄主!”</p>
幼冲即位,临朝肃然,有礼有节。</p>
关键还是,在朝堂上下的南朝大臣,侍立殿上的大将,都是一副早已习惯的样子。</p>
就连那帘后的两宫,在整个过程中,也是一言不发,没有干涉小皇帝的施为。</p>
实在是不可思议,无法想象!</p>
即使当年的景宗皇帝,承天太后虽尽力保佑拥护,母子感情更是极为亲密。</p>
可景宗亲政前,在朝堂上,也依然是没什么发言权的。</p>
而这个南朝小皇帝却做到了。</p>
“若其安然长大,恐怕非我朝之福!”耶律俨心中警钟大作。</p>
南朝有这样的少主,若其能长期在位,大辽想要一统四海,恐怕就遥遥无期了。</p>
“回朝之后,此事我须得与萧(萧兀纳)、梁(梁颖)、王(王观)等相公商议对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