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冬的汴京夜晚,已经很冷了。</p>
气温开始接近冰点,赵煦则在十月开始就在保慈宫中留宿。</p>
这是赵煦为了自己小命着想做出的选择。</p>
冬天已至,福宁殿内门窗都紧闭起来,暖阁也开始启用。</p>
在那样密闭的环境,加上暖阁木炭燃烧,可能会融化铅粉、朱砂等福宁殿的装饰材料,并使之散播到空气中,他年纪又小,抵抗力不强。</p>
晚上睡觉的时候,可是很容易吸入气溶胶状的粉尘。</p>
所以,他只白天到福宁殿写写字,看看书。</p>
到了傍晚,就会来庆寿宫、保慈宫问安,然后就留在保慈宫中。</p>
向太后自是很开心,每天晚上,都会来看赵煦好几次。</p>
看看他有没有踢被子?也看看寝宫中的温度如何?</p>
今夜也是一般。</p>
赵煦的作息是非常有规律的,每天晚上假若不是有事,那他是雷打不动的戌时睡觉,早上辰时之前,生物钟就会自然醒来。</p>
优质的睡眠,才能健康的成长。</p>
同时,每天睡觉前,他都要喝上一盅‘酥乳’。</p>
其实就是酸奶!</p>
这种酸奶是乳酪院所献的,其制备原理大抵和现代的酸奶制品一样。</p>
都是通过将生牛奶放置在一个恒定的高温下,通过高温消毒,然后再加入由乳酪院的一种酵母发酵出来的酸奶。</p>
自然,这种酸奶都是当天制备,当天敬献。</p>
因为赵煦爱喝的缘故,他身边的人,也都跟着爱上了这种口感舒适的酥乳。</p>
但和赵煦一样,每天雷打不动的都要喝上一盅的却少之又少。</p>
此时,赵煦也往常一样,拿着一盅酸奶,慢慢的用着勺子吃着。</p>
盛酸奶的瓷盅自是汝窑。</p>
不过,不是现代国宝帮人手一件的天青色汝窑器——那是赵佶不惜工本的产品,在赵佶烧造的时候,就已经很贵很贵了,自然如今还未诞生。</p>
而是一件橘皮釉的汝窑盏。</p>
一盏酥乳吃完,文熏娘就拿着手帕,擦了擦赵煦的嘴角。</p>
她正要带人退下,寝殿外已传来了声音。</p>
“娘娘……”是宿卫在寝殿外,由冯景率领的内臣带御器械班们的声音。</p>
然后,赵煦就看到,向太后在尚宫张氏的服侍下走了进来。</p>
他连忙起身相迎:“母后怎来了?”</p>
向太后笑着拉着赵煦坐下来,看向端着盏托的文熏娘,接着问道:“六哥可是准备就寝了?”</p>
赵煦点点头:“方才漏刻已报了戌时。”</p>
向太后揉了揉赵煦的头,道:“吾本不该来打扰六哥就寝的,只是事关重大,还是得叫六哥知晓才是。”</p>
赵煦看向她。</p>
向太后伸手,张氏立刻将一封已经拆开来的边报奉上。</p>
向太后接过来,放到赵煦手中,道:“这是熙河经略与边防财用司的两位公事联名上奏……”</p>
“言西贼主帅、国相梁乙逋遣使乞和,乞依官家条款议和。”</p>
赵煦接过向太后递来的边报,拆开来简单的扫了一遍。</p>
“六哥的意思是?”</p>
赵煦几乎没有思考,就道:“母后,梁乙逋之请绝不能答允!”</p>
向太后看向他,似乎不太明白——梁乙逋拥兵十余万,大权在握!</p>
如今,其即请和,而且是完全按照大宋要求的条件乞和。</p>
为何不顺水推舟答应下来?</p>
赵煦答道:“母后,西贼国主,是儿所册封的国王乾顺,当政的是乾顺之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