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六十一章 赵煦:百姓为什么就不能体谅朝廷?

第六百六十一章 赵煦:百姓为什么就不能体谅朝廷?(1 / 3)

在汴京这样的商业城市,有赏赐万事好商量!</p>

赵煦赏赐一下,顿时所有工人的积极性都暴涨!</p>

他们当着赵煦的面,演示了一次蜂窝煤或者煤球的制作过程。</p>

筛石炭的筛石炭,和泥的和泥,做煤球的做煤球。</p>

蜂窝煤这种东西,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p>

无非就是筛煤,然后以黄土和泥,再用一个铁制的模子,一个一个脱模出来。</p>

最后将煤球交给天气,自然晾干就算成了。</p>

短短时间,数百工人,便制造了成千上万的煤球。</p>

一个個煤球在汴河堤岸前的空地上,一排排整齐的摆满。</p>

场面颇为壮观,赵煦见着也是满意无比。</p>

在汴京城,斗米百钱的价格,已经维持了十几年(这已经是熙宁变法,涨过一波价了之前更低,嘉佑米价斗米六十文)。</p>

同样,一称石炭六十钱的价格,从熙宁至今也没有变过。</p>

于是,出现了一个奇景——东南的米,在千里迢迢,运到汴京的时候,其售价居然和在苏州、杭州、扬州一般。</p>

有些时候甚至还要便宜一些!</p>

以至于,汴京城明明在北方,但主食却是稻米,而非小麦!</p>

石炭,也是一般。</p>

河北的石炭,一称四五十钱,经过三百里水路运输后,在汴京的售价,才六十钱!</p>

注意,这些都是售价。</p>

也就是说,还有中间商要赚一笔的。</p>

这种补贴力度,连文官士大夫们都看不下去!</p>

以至于前不久,右司谏王觌上书说:官粜甚贱非所以致商贾也……京师之民,旧多食麦,今多食米,以米贱故也……使旁郡之米、麦入京者浸少,岂长久之策哉?</p>

所以他希望,提高开封府的粜米价格。</p>

也就是常平仓的批发价——乞京师常平米,一斗其价,以百钱为定。</p>

赵煦看完,就给王觌点了个赞。</p>

连对王觌的印象都改观了很多——谁说旧党大臣没用的?</p>

你看,这不就是个大忠臣吗?</p>

朕早想涨价了!</p>

可没办法说出口啊!</p>

卿真忠臣也!</p>

朕之嘴替!</p>

然后……然后……</p>

王觌就被整个汴京围攻!</p>

听说连他租的民居的主人,都不肯继续租房给他了,直接将其一家赶了出去!</p>

还是赵煦好心,让章縡在店宅务的闲置宅邸里,安排一个民居给王觌,不然他一家人在汴京连落脚的地方都要没有了!</p>

汴京人,是真的一点也不体谅君父的苦衷!</p>

涨点米价怎么了?</p>

是,王觌提议的米价是涨的有点多(涨价幅度百分四十左右)。</p>

但赵煦认为,汴京人应该尊重市场规律。</p>

你们吃的米,本就不市场也不自由。</p>

完全是吃的补贴,王觌说的对——长期吃补贴米是会严重打击北方诸地粮商贩粮入京的积极性的。</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