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绛顿时笑起来,他就知道!</p>
为自己和王安石之间的默契,深感欣慰。</p>
将信拆开,韩绛扫了一遍,眉头顿时皱起来。</p>
“这王介甫……怎会如此请求?”</p>
他心中想着,但还是对王棣道:“老夫知道,会尽快安排人去办的。”</p>
“多谢康国公!”王棣拜道。</p>
……</p>
送走王棣,韩绛还是皱着眉头。</p>
“大人……荆国公信中说了何事?”韩瑜忍不住问道。</p>
“请老夫帮他找两个人的弟子或者子孙下落……”</p>
“谁人?”韩瑜好奇起来。</p>
这天下,还有谁是王安石找不到,需要请韩绛帮忙找的?</p>
“其一,是仁庙时的左班殿直,翰林天文院天文官贾宪后人或者弟子……“</p>
“其二……熙宁时,沈括沈存中向先帝举荐的天文官卫朴后人或者弟子。”</p>
“这卫朴学生倒是好找。”韩绛道。</p>
因为,沈括现在提举专一制造军器局,所以大量召集他的旧部,其中就包括了卫朴的几个学生。</p>
听说,这些人都被沈括委以重任,在专一制造军器局中担任着要职,甚至已经因功被授官了。</p>
“但那贾宪就难喽!”</p>
贾宪的名字,韩绛年轻的时候曾有耳闻。</p>
但其已死数十年其学生或者后人,恐怕只能让开封府去查找了。</p>
还未必能找到!</p>
没办法,当代士大夫虽然推崇易经,但没几个人关心术算之道。</p>
即使国家立有算学,但,去算学的人,都是胥吏的子弟,很少有士人愿意读。</p>
就算这样,算学至今,也不过有师生数十人,拮据的很。</p>
也就是近来,才有所改观。</p>
据说是因为,当今天子将很多童子送去算学,充作学童。</p>
所以汴京新报,拨了不少钱过去,这才勉强让算学的教授的待遇好起来。</p>
起码,温饱是可以满足。</p>
“等等……”韩绛想到这里,忽地愣住了:“天子?”</p>
“王介甫这次重新出山,该不会是天子授意的吧?”</p>
这样一想,韩绛的神色就变得玩味起来了。</p>
……</p>
“促仪……促仪……”</p>
王棣刚刚走出韩府,还没来得及上马,就听到有人在叫他。</p>
他抬头一看,就看到了一个牵着马的年轻士子,兴冲冲的向着他走来。</p>
“促仪,促仪!你入京了啊!”</p>
可能是看到王棣没有认出自己,对方来到王棣面前,高兴的说道:“促仪忘了?元丰八年,我奉家父之命前往江宁,曾见过几面啊!”</p>
王棣抬头,仔细端详后,终于认出了对方,顿时欣喜不已:“舜徒兄,您怎么在这里?”</p>
来人正是吕好问。</p>
元丰八年,吕希哲陪着吕公著回京,途径润州,吕希哲下船趁机写信去江宁给王安石。</p>
当时送信去江宁的人就是吕好问。</p>
也正是那一次,吕好问认识了王棣。</p>
吕好问拉住王棣的手,道:“家父听说促仪回京了,所以命我来这里等候,果然是等到了促仪!”</p>
王棣自出江宁,这一路上,早就有人通风报信了。</p>
王安石的嗣孙入京,有心人怎么可能不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