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八十一章 回朝述职的人们

第六百八十一章 回朝述职的人们(1 / 4)

接下来几天,王棣在汴京城中,受到了热烈欢迎。</p>

几乎整个汴京城,似乎都向他表达了友好。</p>

不止是王安石的亲朋、故旧、门生们,纷纷邀请他过府,还派人陪他游玩。</p>

就连那些王安石昔日的政敌,也对他敞开了怀抱。</p>

文家、富家、韩家,甚至吴家人,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p>

这可把年轻的王棣吓坏了,一溜烟就躲到了朝集院里不出来,安心等着吏部、都堂方面的考官试,也就是所谓的身言书判。</p>

这事情,自然传到了赵煦耳中。</p>

“这些老狐狸……”赵煦听完石得一的汇报就忍不住摇头:“真是没一个善茬呢!”</p>

赵煦很清楚,汴京城中的这些家伙,对于王棣未必有什么恶意。</p>

但他们也绝没藏什么好心!</p>

没有恶意,是因为不敢。</p>

不坏好意,则是王棣太诱人了!</p>

王安石唯一的孙子,百年后的继承人。</p>

不说踩他,即使只是带着他,参加一些比较敏感的诗会、酒宴,让他自己踩坑,然后立刻发动舆论,宣传王安石之孙与某某相谈甚欢、把酒言欢一类的事情。</p>

就足够了!</p>

好在,王棣机灵,直接躲进了朝集院,闭门不出。</p>

这应该也是有人教的。</p>

既然有人教,就意味着有人保,赵煦于是也就不必操心这个事情了。</p>

“宋用臣什么时候回京?”赵煦问着石得一。</p>

“回禀大家,宋宣庆前日已到大名府,应该就在这两日就可以回京了。”石得一答道。</p>

自今年四月,淮南大旱以来,宋用臣就一直奔波在外。</p>

先在淮南救灾,好不容易忙完淮南,就又受命前往河北清淤。</p>

算起来,他已忙碌了七个多月了。</p>

当然,他的付出,自然有丰富的回报。</p>

升官是肯定的——淮南旱灾后,宋用臣以救灾有功,从宣政使升为宣庆使,内侍官阶从押班,升迁为副都知,本官从蔡州防御使,升为明州观察使。</p>

这些都是虚的。</p>

真正重要的是,特旨许其增收养子一人,以承香火。</p>

同时,特旨准许这养子不必入宫!</p>

这就意味着,宋用臣将得到了和蓝元震一样的待遇(蓝元震养子五人,特旨皆不必阉割)。</p>

允许收养子,且不必入宫,不入宫就不用阉割。</p>

换而言之,他的养子可以传他香火,成为一個正常的家族。</p>

这就不是养子,而是嗣子了。</p>

既是嗣子,自然可以传宋用臣的家名,也可以得到恩荫。</p>

所以,宋用臣得旨后,立刻就开始启程回京。</p>

他要赶在兴龙节前回京。</p>

这是因为,大宋祖宗之制,内臣收继养子,每年有且只有一次机会,且是固定的时间——天子圣节!</p>

只有这一天,天家才会降下恩典。</p>

允许符合要求的内臣,收养养子,并登记在宫籍上。</p>

同样,也只有这一天,内侍省中培养的那些内臣,才能蒙恩参与考试,并在考试通过后入宫。</p>

换而言之,宋用臣要是错过了今年的兴龙节,那他就只能等明年了。</p>

很显然,他不愿意等,他已迫不及待了。</p>

赵煦看着石得一,在谈及宋用臣时的羡慕神色,便安慰道:“都知不必气馁。”</p>

“今年是宋用臣收继嗣子,明年就该轮到都知了。”</p>

石得一一听,内心狂喜不已,当即跪下来谢恩:“大家再造之恩,老臣感激涕零,必当结草衔环,以报隆恩!”</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