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九十五章 层层套娃(2)

第六百九十五章 层层套娃(2)(5 / 6)

“用着道听途说的事情,指斥国家大臣,非议太母的除授。”</p>

太皇太后听着,脸色瞬间红润起来。</p>

“若如此!”她快意的道:“老身几为之所欺也!”</p>

语气是既亢奋,又愤怒。</p>

过去这几天,庆寿宫可憋坏了。</p>

舆论压力大到她都一度动摇了,还是她身边的粱惟简、梁从政等内臣极力劝说,这才稳了下来,没有退让。</p>

至于粱惟简们为什么要劝说?</p>

这自然是赵煦做的好事。</p>

上官均那篇文章一刊载,大内的内臣,马上就像被踩到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p>

因为,上官均的文章,扫射了所有内臣,还喊出了‘内臣皆曰可杀’的口号。</p>

上官均踩李宪,这些家伙可能乐见其成。</p>

但扫射所有内臣,还对内臣们喊打喊杀,那内臣们就容不得他了。</p>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p>

内臣们可绝不希望,外廷借着这个契机,继续打压他们,限制他们。</p>

于是,所有人都团结起来。</p>

就连诸位皇太妃身边服侍的内臣,都开始被动员起来。</p>

而内臣都是揣摩人心的高手,各种话术也都是运用的炉火纯青。</p>

于是,太皇太后身边,日夜都有人在游说。</p>

就连宫中的太妃们,也开始出来,找太皇太后,劝说她坚定起来。</p>

本来庆寿宫就对外廷不爽。</p>

如今得到了这么多支持,自然是有心要与外廷掰一掰手腕,以确立权威。</p>

只是,外廷的风向不是很对劲。</p>

有着慈圣光献的前车之鉴在,太皇太后是犹豫不决,又心有不甘。</p>

如今,赵煦送上的这个大礼包,让她无比快意,可谓是瞌睡来了就碰到枕头。</p>

她当即道:“官家,这邵伯温今何在?”</p>

“却是在洛阳寓居!”</p>

“粱惟简!”太皇太后扭头看向身边的粱惟简。</p>

粱惟简立刻拜道:“臣在,请娘娘吩咐!”</p>

“汝立刻带一队人,去洛阳,将那邵伯温给老身押来汴京,让开封府给老身好好审一审他构陷国家大臣,污蔑朝廷要员的事情!”</p>

赵煦连忙拦住她:“太母不可!”</p>

“孙臣曾在皇考御前,对天盟誓,除谋逆文字外,不可不再因言加罪于人!”</p>

这既是因为,这所谓的‘邵氏见闻录’,乃是赵煦命人伪造的。</p>

真把邵伯温抓起来,一旦开审就很容易露馅(邵伯温是有后台的,很多人都会帮他发声,包括文彦博、冯京、范纯仁、吕大防……)。</p>

赵煦的目的,也只是把邵伯温搞臭。</p>

他有没有写这些段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两宫和朝臣都认为他写了这些段子。</p>

于是,瞬间就可以将整本《邵氏见闻录》上的其他所有段子,进行证伪。</p>

而在同时,赵煦还可以通过这个事情,立一个‘不因言加罪’的牌坊。</p>

真正的将他当日的三誓的信誉建立起来。</p>

拿着邵伯温这个邵雍之子当筏子,重演原木立信的故事。</p>

有了这个事情,将来,汴京新报上刊载一些对如今来说大逆不道的文章,也就顺理成章了。</p>

至于卷入这个事情的汴京新报该怎么善后?</p>

赵煦也早有了主意——既连邵伯温都可以不治罪,那么,汴京新报当然也不能治罪。</p>

当然,赵煦早就指示童贯,准备了一个‘临时工’当替罪羊。</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