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让汴京新报刊载一篇道歉辟谣文章。</p>
顺便把所有的锅,都甩给那个临时工——都是他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经开除他,并永不录用!再保证以后一定加强审稿,杜绝传谣云云。</p>
同时,汴京新报再连续七天,连载《三国演义》的章节。</p>
这样大概率就可以把事情糊弄过去。</p>
而普罗大众的记忆,都是很短暂的。</p>
热点一过,时间一久,大家就会忘记汴京新报在这场风波中的表演。</p>
太皇太后听着,有些不太开心了:“若是这样的话,也太便宜他了吧?”</p>
邵伯温是谁?她不知道,也不关心。</p>
她只知道,就是这个家伙写的段子,让她丢了脸——一日之中,两位中书舍人缴还词头!</p>
国朝历史上,就没有过这样的事情。</p>
太过分了!</p>
简直没将她这个太皇太后放在眼中!</p>
而这几日舆论和外界的评价,更是让她很不爽。</p>
也让她联想到了自去年以来的种种。</p>
对外廷的士大夫清流的态度,开始悄然反转。</p>
从原先的欣赏,变成了如今的嫌恶。</p>
而且,她还有底气!</p>
尔等,最先不让老身惩处王珪。</p>
好,老身依了!</p>
但王珪却被汴京人骂死了!</p>
而且王珪死后,其子王仲修在守孝期间,竟与妓女私通!</p>
大宋士大夫斯文扫地!</p>
还不如让老身一开始,就将王珪论罪、剥麻呢!</p>
其后,尔等又不肯让高公纪、向宗回去熙河为官。</p>
说话也是和今次一般难听。</p>
高公纪、向宗回,人都还在汴京呢,就说他们肯定会祸国殃民,必然败坏大局。</p>
结果呢?</p>
高公纪、向宗回这次打的西贼,连熙河的门户都踏不进,斩首多达数千,降俘近万。</p>
更生擒了青宜结鬼章,逼得吐蕃人来臣服。</p>
真真是让她扬眉吐气!</p>
如今,又出了这个事情。</p>
还是相同的配方,相同的措辞。</p>
而结果再次证明——外廷的清流错了!</p>
她才是对的!</p>
有了底气,说话的声音都高了几分!</p>
“官家虽在先帝面前立誓,除谋逆文字,从此不因言加罪士人!”</p>
“老身自不敢让官家失信于先帝、天下!”</p>
“但这邵伯温,却不可轻饶!”</p>
“至少也该遣使责问!”</p>
“太母说的是……”赵煦点头:“就派人去训斥一番,命其闭门思过罢!”</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