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九十九章 立规矩(2)

第六百九十九章 立规矩(2)(1 / 5)

福宁殿便殿,在福宁殿西,位于西上閤门的右手边。</p>

自赵煦即位以来,他很少启用这里。</p>

但他的父皇在时,此地才是大宋真正的决策核心和中枢。</p>

元丰时代的无数政策、法令,都是在这里与宰执们商议过颁布、实施的。</p>

但赵煦却觉得这里太显眼了。</p>

来来往往的内臣、女官、亲从官太多了。</p>

很容易让外人知道,他见了谁?和谁谈过话?</p>

故此,赵煦将自己的小圈子,搬进了东阁后面的静室。</p>

而这便殿,则变成了一个,他想要泄密的时候才会来的地方。</p>

一如现在!</p>

“前行宣徽南院使、彰德军节度使、提举元祐字典书局、元祐字典修撰使臣方平……”</p>

“中书侍郎、提举翰林院、元祐浑运局兼同提点工部臣颂……”</p>

“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p>

两位老臣,伏拜于殿上,四拜问安。</p>

然后,就是曾肇、苏辙,这两位中书舍人了。</p>

他们规规矩矩的趴在殿上,口称:“中书舍人臣肇(辙),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p>

然后跟着张方平、苏颂,四拜俯首。</p>

赵煦却是仿佛没有看到他们一般,只是热情的与张方平、苏颂打起了招呼。</p>

“张老相公、苏相公,快快请起来!”</p>

“冯景!”他扭头吩咐:“还不快给两位相公赐座、赐茶?”</p>

“诺!”冯景赶紧带着人,搬来椅子,又奉上茶水。</p>

张方平与苏颂起身后,稽首谢恩,这才坐下来。</p>

张方平先小心的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水,然后他才坐在椅子上,恭敬的说道:“老臣与苏侍郎今日入宫,乃是来御前,特来乞陛下降恩的……”</p>

“嗯?”赵煦端坐在坐褥上,揣着明白当糊涂,问道:“究竟是何事?竟需老相公与苏相公一起来朕面前相求?”</p>

张方平叹息一声,道:“中书舍人苏辙,是老臣旧友苏洵之子……”</p>

“如今,辙因轻信他人之言,以至缴还太皇太后词头……”</p>

说着他就起身,持芴拜道:“辙自有罪,老臣不敢偏袒……愿乞陛下治罪!”</p>

入宫求情,当然不能直白的说求情。</p>

这样的话,皇帝很容易下不来台。</p>

同时,大臣自己也要冒极大风险——万一传出去了,对名声的打击是毁灭性的。</p>

哪怕有人洗地,青史上恐怕也难逃一笔!</p>

像张方平这样,打着大义灭亲,请皇帝治罪的幌子来开口就好多了。</p>

也方便皇帝宽恕、推恩,对外也好解释——知错能改,善莫大焉!</p>

于是,就可以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罚酒三杯,下不为例!</p>

这是符合儒家的思想的——惩前毖后嘛。</p>

传出去,天下人也都指摘不得,甚至还得称赞几句。</p>

苏辙当即在殿中再拜:“臣有罪,乞陛下治罪!”</p>

赵煦瞧着,并没有说话。</p>

苏颂见着,只好起身,也持芴道:“奏知陛下,臣今日入宫,也是因此而来……”</p>

“中书舍人曾肇、苏辙,皆臣亲友之后……”</p>

“此二人,轻信他人之语,以至错怪国家大臣,继而缴还太皇太后词头!”</p>

“此二人,罪莫大焉!陈乞陛下治罪,以儆效尤!”</p>

赵煦这从终于说话了:“两位舍人的事情,朕自然知道。”</p>

“但是……”</p>

他看向曾肇、苏辙,问道:“朕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清楚!还请两位舍人,为朕答疑……”</p>

苏辙、曾肇,连忙再拜稽首:“臣等恭听德音教诲!”</p>

赵煦靠着坐褥,问道:“烦请两位舍人教朕……”</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