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九十九章 立规矩(2)

第六百九十九章 立规矩(2)(4 / 5)

同时,这些家伙还盯上了台谏。</p>

再次想要将御史和谏官合一。</p>

让御史谏官,归到一个系统,这样御史既能风闻奏事、弹劾大臣,也可以干预国家政策,朝廷法令。</p>

他们这是要干嘛?</p>

跑步进入大明王朝?</p>

新党的人,也没有闲着,也不给赵煦省心。</p>

这才多久?</p>

坊间就已经出现了对新学的‘以道观分,无为为君,无为为君则有为为臣矣!而君臣之义,便在此中!’思想的公开讨论。</p>

陆佃公开在太学中,与太学生们大谈特谈的所谓‘有体有用之学’。</p>

至于什么叫‘有体有用之学’,自然是特指以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字说等著作为核心的荆公新学。</p>

当然,他陆佃陆师农,作为王安石‘最爱的’学生,早已掌握了新学核心技能——掺私货。</p>

所以,陆佃毫不犹豫的将他自己的个人著作《说文》,列入其中,作为《字说》的参考书目。</p>

也就是他还有点良心,知道要讨好一下赵煦,于是把赵煦命张方平编修的《元祐字典》也列在书目里。</p>

而致命一击,则来自于十二月初入朝述职,顺便参加元祐二年正旦大朝的河北路转运使吕升卿,带回京的吕惠卿在‘河东潜心新学’,‘发三代先王之真意’,所撰写的一部书稿。</p>

这部书稿的名字叫《县法》。</p>

这个县,自然不是郡县的县。</p>

而是县官的县——汉家天子,自称县官。</p>

所以,其实这部书稿真正的名字应该叫《国法》。</p>

全书分四卷,别立九门,述吕惠卿仕宦多年的经验,以及在处置政务过程中的思考、见解。</p>

实用性非常强,堪称是新党官员入仕必读之书。</p>

便是旧党的年轻人,其实读一读的话,对将来仕途也有很大帮助。</p>

只要学到吕惠卿手腕,起码不至于被胥吏欺瞒、逼迫。</p>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p>

重点是吕惠卿所做的序言。</p>

在序言中,吕惠卿为舆论指责其的‘嗜杀’、‘滥杀’辩解。</p>

他怎么辩解的?</p>

拿着三代先王和周公孔子孟子的名义给自己辩护。</p>

吕惠卿是这么说的——盖仁者之于杀,则惨恻而矜之,以其爱之也;不仁者之于杀也,则愤怒而快之,以其恶之也!真人者,非有爱恶者也,则其于杀,岂不绰乎哉!此则见其所体也!虽然,古之圣人之于杀,未尝不矜者,与人同之也!</p>

什么意思呢?</p>

意思就是所谓惨恻愤怒之念,是因为思想境界还不够,对圣人的理解还不够透彻。</p>

若是真正理解了圣人思想的人——比如说他吕惠卿。</p>

那就不会拘泥纠结于个人个体的私情,而是会站到一个更高的角度,从天下、天道、天理上看待人间的种种。</p>

于是,就会顺天道而行国法。</p>

而什么是新党理解的天道?</p>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而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p>

就像王雱说的一样——天地之于万物,圣人之于百姓,应其适然,而不系累于当时,不留情于既往,故比橐籥之无穷也。</p>

于是,吕惠卿的这部著作一经版印出版,立刻引发舆论震动,朝野侧目。</p>

无数抨击、赞美、诋毁乃至于谩骂、歌颂如潮水一般涌来。</p>

十二月的汴京舆论场,因为吕惠卿的这篇序言而震动。</p>

所有人都开始各自站队,互不相让。</p>

赵煦头都大了!</p>

这也是他要指示童贯,拱火此番曾肇、苏辙缴还词头的事情的原因之一。</p>

此乃现代新闻学的奥妙。</p>

用一个事情,来掩盖另一个事情。</p>

吸引舆论关注,转移焦点。</p>

果然!</p>

效果很好!</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