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七百章 立规矩(3)(1 / 3)

张方平神游物外之时,就听到殿上的官家说:“此事之后,朕当制法,以明确两制大臣之职!”</p>

“两制者,朕之词臣,天下之顾问也!”</p>

“安能听风就是雨?”</p>

“且若朝臣人人效仿,越职言事,越俎代庖,这天下事焉能安定?宰执又如何施政?”</p>

赵煦说到这里,就看向张方平,问道:“张老相公,以为然否?”</p>

张方平听着,上前一步,拜道:“圣明无过陛下!”</p>

赵煦要的就是张方平这句话。</p>

他立刻扭头,看向苏颂问道:“苏相公是否赞同?”</p>

苏颂持芴拜道:“臣谨附议!”</p>

“善!”赵煦满意的颔首:“既如此,朕今日便为将来立法,以明上下之职守……请张老相公做个见证……”</p>

这就是暗示张方平,让他背书。</p>

张方平何等聪明的人?立刻俯首:“臣谨奉德音!”</p>

赵煦又对苏颂道:“也请苏相公,代为记录,具成文字!”</p>

“臣奉诏!”苏颂当即再拜。</p>

冯景立刻将早就准备好的笔墨纸砚与书案,搬到了殿上,放到苏颂面前。</p>

苏颂面朝赵煦,稽首再拜,然后才起身,坐到书案前,执笔静待。</p>

赵煦酝酿了一会,等苏颂坐下来后,才开口道:“其一:命都堂行文有司,从今之后,有司当严守各官职责!”</p>

“御史言事,谏官讽政,两制制词……皆当有制可依,有法可守!”</p>

“无旨意而擅权者,着御史弹劾,并有司处置!”</p>

苏颂执笔快速记录着。</p>

赵煦特意的等了一下他——苏颂年纪大了,写字不如年轻的时候快。</p>

等苏颂记录完,他才接着道:“其二,命有司制诏,颁布天下,解释朕之誓言……”</p>

“朕固于皇考前立誓,除谋逆文字外,不因言加罪于人不罪言官……”</p>

“但是……”</p>

“这不是士大夫官员,可以随意评论国家大政,诬陷国家重臣,妄议国策的理由!”</p>

自从赵煦公开立誓,不以言治罪后,这汴京城里的士大夫们在一开始还观望了一下,还会小心谨慎。</p>

但当他们发现果然不会受到惩罚后,一个个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开始放飞自我了。</p>

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情都敢议论了。</p>

尤其是那些心思龌龊的小人,真的是极尽龌龊之能事。</p>

一个個搞得和懂王一样。</p>

这里要发表一下‘高见’,那里要点评几句,评价一番。</p>

汴京内外,一片勃勃生机,好似万物竞发。</p>

但,好多事情,也因此难以推动。</p>

因为这些懂王就是喜欢懂!</p>

那些顾念舆论和名声的人,因此忌惮。</p>

像范纯仁、吕大防等人,明显就开始束手束脚了。</p>

这怎么能行?</p>

赵煦是要做大事的。</p>

不是来陪这些蝇营狗苟,满肚子阴谋诡计的家伙玩过家家的。</p>

如今,抓住这个机会,自是纠正一下这股不正之风!</p>

于是,他朗声道:“若彼等真要议论国策,抨击宰执大臣,妄议大政!”</p>

“要么为御史,要么致仕辞官!”</p>

“非御史言官,又不愿辞官,且还与都堂唱反调者……”</p>

“着吏部并有司,落其差遣,除其官身!”</p>

这就是要明确,只有御史台的乌鸦们,才允许叽叽喳喳。</p>

其他人谁要叽叽喳喳?</p>

可以辞官!</p>

假若不是御史,又不想辞官,却还要叽叽喳喳。</p>

那么,吏部就该出手,褫夺其差遣,让他当寓公。</p>

那,他就可以随便发表意见,赵煦也懒得管他了。</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