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七百一十一章 纺织浪潮(2)

第七百一十一章 纺织浪潮(2)(3 / 4)

当然,就算他注意到了也没有用。</p>

价格都是早就定下来的。</p>

定在一个大宋方面,有着暴利,同时也能让辽人咬咬牙就愿意买的门槛上。</p>

“这红糖就便宜许多了,每斤只消大约一贯……”</p>

耶律琚和耶律永昌各自搓了搓手。</p>

然后,由耶律琚问道:“贵国能卖多少?”</p>

“红糖的话,一万斤、两万斤甚至十万斤都卖得!”刑恕答道:“但这糖霜,因制做不已,甚为难得,故此如今暂时只能一千斤,一千斤的卖。”</p>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耶律琚道:“愿请学士,先卖我国糖霜一千斤,红糖一万斤!”</p>

先把这些糖,送回国中,送到御前再说。</p>

耶律琚相信,天子和宫中的贵人们,只要看到这糖霜,就定然欣喜不已。</p>

就是……</p>

耶律琚看了看耶律永昌,心道:“今夜却是得好好与耶律永昌谈谈心了。”</p>

这些日子来,他和耶律永昌在这南朝,是出入同车,关系已经处的相当好了。</p>

而耶律永昌在这南朝的京城,也与他当初一般,沉醉在那勾栏瓦子之中。</p>

是时候,与他摊牌了。</p>

……</p>

刑恕与辽人在马行街上,绫锦院专营的布铺库房中谈话的时候。</p>

在马行街这条汴京最繁华,人流最多的商业街上。</p>

那一个个布铺的主人,也都在自家的阁楼上,瞧着绫锦院布铺前的车水马龙和拥堵盛况。</p>

几乎所有人,都是皱着眉头,一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模样。</p>

因为,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天了。</p>

正旦大朝会后,那间布铺正式开业,然后趁着大朝会所有文武大臣朝服皆用棉布的东风,在汴京城中一炮打响,瞬间引发汴京轰动。</p>

至于为什么人家能迅速引爆这个热点?</p>

罪魁祸首,则是那《汴京新报》。</p>

从正月乙卯(初二)开始,汴京新报,连续三天在头版介绍棉布。</p>

将之夸的是天上有,地上无!</p>

而汴京新报的受众,遍布汴京内外,发行量长期维持在五万份每天。</p>

更让人嫉妒的是,那汴京新报,早早的就宣布‘为了庆贺元祐二年新年’,所以将从正月甲寅(初一)开始,直到庚申(初七)。</p>

连续七天,连载《三国演义》的故事章节。</p>

而恰好,如今的《三国演义》经过了长达一年多的连载,故事已经到了诸葛武侯七出祁山的精彩部分。</p>

于是,汴京人早早的就开始翘首以待了。</p>

然后,有关棉布的介绍和夸赞,就这样进入了大众视野,为内外所熟知。</p>

尤其是那汴京新报,特别用的加黑加粗的字体,重点描述的棉布‘保暖细腻,不亚貂衣;舒适贴身,宛如绸缎’的特点,让汴京人开始疯狂。</p>

尤其是那些有点小钱的商贾、工坊主、官吏们,纷纷开始心动。</p>

即使其售价高达每匹十五贯,但还是有人肯买。</p>

这些人买回去制成衣服一穿……</p>

彻底绑不住了,整个汴京都开始为棉布疯狂!</p>

不仅仅棉布卖疯了。</p>

那绫锦院的布铺中,售卖的其他布匹,也开始跟着卖疯了。</p>

因为,人家的布,质量好,价格低,手感和舒适度更是完爆其他布铺的产品。</p>

于是,这下子不仅仅是中高端的生意被人抢了。</p>

就连低端廉价的麻布,人家也有卖。</p>

而且价格非常低!</p>

每匹只要两百文!</p>

这样的价格,已经击穿了大部分布商的成本。</p>

“东家,再这样下去……”在马行街最热闹的地段,那潘楼旁的一间布铺中,掌事的布博士,对着请来的东主道:“咱们这铺子,怕是开不了多久了!”</p>

东主是个四十来岁,穿着青色衣袍的中年男子。</p>

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他穿的其实是棉衣。</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