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七百一十三章 乾坤大挪移

第七百一十三章 乾坤大挪移(3 / 4)

假如有女工,不惜身体的不断纺纱,那么她的收入确实可以达到过去的数倍。</p>

但是,她得用健康</p>

来换!</p>

在原料和人工,都被压缩到极限的情况下。</p>

绫锦院的布匹,就很有市场竞争力了。</p>

这不,才卖几天,就已经将汴京城的布铺行会,打得满地找牙了。</p>

顺便,也让赵煦的棉布,高价出货。</p>

十五贯一匹的棉布,但成本每匹加起来,最多一贯钱。</p>

这就是十五倍的暴利!</p>

去年熙河路的棉花种植面积,约在六万亩,最终运抵汴京的棉铃有七十万斤。</p>

这七十万斤棉铃去皮去杂去仔后,得到的棉花大约五十万斤,两斤棉花(宋斤)可织布一匹。</p>

于是,赵煦得到的棉布将近二十五万匹,哪怕按照给辽人的价格,其价值也超过了三百万贯!</p>

暴利!</p>

也让赵煦不得不感慨,果然,小农经济死路一条。</p>

要发家致富,还是得靠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p>

就是,这汴京的工价,全国最高,多少让赵煦有些不大舒服。</p>

所以,他一直在企图想办法降本增效,增强汴京市场竞争。</p>

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引入偏远军州的廉价劳动力。</p>

本来去年淮南大旱,让他有机会,打着赈灾的幌子,将一批淮南灾民,安置到汴京。</p>

奈何,汴京城庞大的粮食需求,让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念头。</p>

大运河每年最多八百万石的漕粮运输量。</p>

使得汴京城的人口数量,被卡在了目前这个量级。</p>

再多的话,汴京城的粮价就要上天了。</p>

所以除非,他有能力,将汴京的漕粮输入,提高到一千万石甚至更多,不然他还是只能忍受如今汴京的高工资。</p>

只能等待将来了。</p>

这就让赵煦多少有些不太舒服。</p>

不过总体而言,赵煦是赚的。</p>

刑恕作为赵煦的对辽政策与方针的执行人和负责人,赵</p>

煦自然与他早早通过气,知道赵煦的谋算。</p>

所以,刑恕当即贺道:「若如陛下筹算,北虏内溃,幽燕之地,当可不费吹灰之力,归于陛下之手。」</p>

「就是……」他想了想,还是道:「臣斗胆,愚以为陛下当防北虏狗急跳墙!」</p>

赵煦颔首:「朕自已有准备!」</p>

在宋辽交子贸易条约签订的那一刻,赵煦就知道,迟早辽人会撕毁条约。</p>

因为,根据宋辽交子贸易条约,虽然大宋借助自己先进的金融条件和发达的商品社会,”帮助”辽人以岁币为保证金,发行交子。</p>

但是,根据条约规定,每一期交子流通三年,三年后回收销毁。</p>

而到这个时候,辽人就应该拿出等值的黄金、白银或者实物,来回购这三百万贯的交子。</p>

而宋辽岁币赵煦直接给辽人核算成了每年一百五十万贯。</p>

所以,三年到期,辽人需要交给大宋一百五十万贯的等价白银、黄金或者其他硬通货。</p>

不然,大宋就会依照条约,从未来给付辽人的岁币里扣除。</p>

故此,所谓的宋辽交子贸易条约,其实就是大宋拿着辽人的钱,给自己的经济提供润滑。</p>

汴京市场,每年将因此多出三百万贯的流动资本的润滑。</p>

整个市场,果然也都因这笔被注入市场的资金而繁荣起来。</p>

唯一的问题,也是刑恕现在在担心的事情——</p>

那就是辽人,是可以掀桌子的。</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