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向太后,到了庆寿宫,问了安后。</p>
太皇太后就道:“老身今日请太后和官家来庆寿宫,却是要与太后、官家,议一议这都堂阙员与中司人选。”</p>
赵煦点点头。</p>
向太后则问道:“未知娘娘,可有人选?”</p>
太皇太后犹豫了一下,道:“老身常居宫中,对于外廷大臣了解,不是很清楚。”</p>
这其实是在挽尊。</p>
太皇太后倒是想选用一两个符合她心意的人。</p>
但问题是,几乎所有符合都堂宰执与中司资格的人,现在都是在拼命疏远着她。</p>
像吕惠卿,太皇太后只是派人试探了一下。</p>
就被吓得魂飞魄散,立刻公开表态,无意留朝,愿为国戍边。</p>
虽然他对外的说辞是——吾受先帝托付,守国家边塞!今,主上年幼,四夷难免不安,愿为边臣,拱卫社稷。</p>
吕惠卿都是这个样子。</p>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p>
大名府的韩维,派回京城探路的小儿子韩宗厚,只要碰到高家的人,立刻就会犯病。</p>
一会目眩了,一会又头痛欲裂。</p>
就跟被人下了巫蛊一样,总是发作的很巧。</p>
偏生却指摘不得,因为,韩宗厚确实有旧疾。</p>
先帝时,还求过太医院的太医诊脉,吃了好几年药。</p>
蔡确的儿子蔡懋,干脆就天天醉卧瓦肆,流连在勾栏里。</p>
派人去接触,蔡懋不是已经喝醉了,就是在喝醉的路上,完全无法沟通。</p>
而扬州曾布,是太皇太后的旧人,其妻魏氏更是常常被太皇太后诏入宫中说话,甚得宠幸、喜爱。</p>
可问题是,曾布的弟弟曾肇在年前刚刚拉了一坨大的。</p>
太皇太后就算想用曾布,也得好好考虑考虑。</p>
何况,曾布那边的反应极为冷淡。</p>
在这种情况下,太皇太后自然只能挽尊了。</p>
向太后听着,道:“新妇与娘娘一般,也是深居宫中,对于外廷大臣,并无甚了解……”</p>
“贤与不贤,一时难以分明。”</p>
说着,她就拉着赵煦的手,道:“倒是六哥,在集英殿上,与诸位先生常常相处,想必是知道如今国家,都有些什么样的贤臣吧?”</p>
赵煦顿时有些感动。</p>
向太后这是在找一切机会,让他掌权!</p>
太皇太后在听了向太后的话后,犹豫片刻,也颔首支持道:“太后说的是!”</p>
“官家是天子,也该拜一次宰相,叫天下四夷知晓,我大宋有圣主,能识人用人了!”</p>
她支持的理由,却是考虑到了,元祐元年以来,都堂已经通过廷推的方式,选了两次执政了。</p>
这已经动摇到了皇权的根基!</p>
太皇太后虽然经常意气用事,对政治也不够敏感。</p>
但,事涉皇权根本,她还是分得清轻重的。</p>
索性,现在没有人肯向她靠拢,她便干脆做个顺水人情。</p>
当然,这也和赵煦今天让她开心了,念头通达了有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