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七百五十五章 鲁迅说得对。

第七百五十五章 鲁迅说得对。(3 / 4)

这种讨论,从最开始的针对经义,慢慢发展到国事、政事。</p>

这也正是朝野上下,都开始拥戴天子亲政的源头——一个屡屡在经筵上,对国事、政务发表自己意见,还言之有物,甚至屡屡发出‘仁圣之言’的天子。</p>

当然,必须拥戴了。</p>

去年,天子和经筵官、伴读,以及宰执、元老在经筵上坐而论道。</p>

今年,会不会直接拿着相关劄子讨论?</p>

甚至,让经筵官们,直接协助天子,审阅相关劄子呢?</p>

很有可能!</p>

汉之尚书台,最初不就是一个在内廷,给汉家天子们处理相关文书、琐事的机构吗?</p>

然后呢?</p>

尚书台的长官尚书令,就变成了实际上的宰相!</p>

而文彦博身上兼着侍读的头衔,也是经筵官的一员。</p>

只是他很少去经筵,今年更是一次都没有去过。</p>

不止是他,其他有着侍读、侍讲头衔的宰执元老,在今年经筵重开后,也都默契的选择了不赴经筵。</p>

所以……要不要找机会,去参加一次集英殿经筵?</p>

文彦博几乎是立刻就否定了这个想法。</p>

数十年的仕宦生涯,让他知道,好奇是从政的最大敌人!</p>

于是,文彦博不再纠缠这个问题,只道:“若是这样,老臣就安心了。”</p>

赵煦陪笑一声,便问道:“太师今日入宫,可是有什么事情要与朕说?”</p>

文彦博想了想,就巍巍颤颤的起身,拄着几杖,对赵煦拜道:“陛下,老臣听说,陛下已下诏敕,欲拜知黄州臣汲为都水监,知颍州臣台符为刑部侍郎兼大理寺卿?”</p>

“有这个事情!”赵煦微笑着:“太师对此有疑议?”</p>

他现在很好奇。</p>

等蒲宗孟回京后,这朝野内外,会有怎样的反应?</p>

反正,赵煦在这个事情里,已经美美的隐身——发出召蒲宗孟回京述职的旨意的人是两宫。</p>

而且,根本没有通过三省,而是直接走的内降。</p>

所以,只要不出意外,朝臣知晓这个事情的时候,恐怕蒲宗孟人都已经到了汴京。</p>

生米煮成熟饭,只能无能狂怒。</p>

文彦博躬身再拜:“老臣岂敢!”</p>

“只是有几句话,想面奏陛下,请陛下留心思量。”</p>

“嗯!”赵煦起身,扶着文彦博,让他重新坐下来,道:“太师请说,朕洗耳恭听!”</p>

他和文彦博、张方平,经过这两年多的磨合,早已经形成默契了。</p>

文彦博被赵煦扶着坐下来后,先是谢恩,然后才道:“陛下……”</p>

“知黄州臣汲,臣并未接触过,也不太了解,不好评价……”</p>

“但知颍州臣台符,却是老臣旧年的门下故吏!”</p>

“不瞒陛下,这位大臣的能力,老臣至今都是认可的!”</p>

“但以刑统而论,当代能出其右者,不过五指之数!”</p>

作为熙宁、元丰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p>

崔台符的业务水平,自然毋庸置疑!</p>

但也正是因此,他才会被人忌惮。</p>

因为此人,其实既不是新党,也不是旧党,而是纯粹的帝党。</p>

且是最没有底线,一切唯皇命是从的帝党!</p>

所以,这几天来,宰执大臣们私底下议论,大家都觉得,现在天子召回杨汲、崔台符两人。</p>

若是全部驳回,恐怕天子没有台阶下。</p>

很容易造成不好的影响,也容易让小人有可趁之机——这里的小人,指的是他们队伍里的其他人。</p>

因为,大家都怀疑,若到时候天子决意强行任命,甚至迁怒于群臣。</p>

那么板子打下来前,就会有人当逃兵,跑到帝党阵营背刺大家伙!</p>

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p>

国朝一直如此!</p>

典型的就是当年的濮议——明明说好了,大家一起反对。</p>

结果,到了朝堂上,韩琦、欧阳修,直接跳反了!</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