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七百五十七章 张敦礼:我不服!

第七百五十七章 张敦礼:我不服!(3 / 4)

等那年轻和尚离去,秀在睁开眼睛,摇头叹道:“善哉!善哉!”</p>

“朝廷不敬佛门,必有灾殃!”</p>

他看向禅房门口,炽热的阳光,依旧在炙烤着庭院。</p>

“这就是佛祖对朝廷不敬沙门的惩戒!”</p>

……</p>

汴京新城北厢,共有厢坊二十,宗正寺的官署,就在这北厢的福善坊内。</p>

因此,汴京新城北厢,都有宗室、外戚之家。</p>

这是因为宗正寺,习惯将宗室、外戚宅邸建在自己官署附近,好方便管理。</p>

所以,广亲宅(秦王赵廷美子孙所居)、睦亲宅(濮王系所居)、亲贤宅(先帝兄弟)皆在这北厢。</p>

而在这北厢,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俗称‘公主坊’的永宁坊。</p>

坊内,散落着一个个公主宅邸。</p>

不过,大宋之制,这些朝廷敕建的公主宅,在公主去世后就会回收。</p>

只有太宗第七女,真庙之妹,吴国大长公主的宅邸在公主故去后,朝廷没有回收。</p>

吴国大长公主宅之所以没有回收,是因为吴国大长公主的人生,极为悲苦,所以晚年皈依佛门,出家为尼。</p>

真庙对这个妹妹极为同情,赐给‘崇真资圣院’匾额,许公主在家修行。</p>

公主薨去后,朝廷举哀,真庙特旨许这崇真资圣院依旧保留,成为许多宫廷女官年迈后的荣养之地,也算是给公主积阴德。</p>

于是,这永宁坊中,也就有几分禅意。</p>

时不时就能听到崇真资圣院中的钟声。</p>

此时,一声钟鸣,在永宁坊中回荡。</p>

在永宁坊一角,靠近那安远门的地方,一座公主邸,矗立于此。</p>

这也是如今,大宋唯一一座公主邸。</p>

居住在这里的人,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p>

元丰八年已加封为冀国大长公主的寿康公主与其丈夫驸马都尉、密州观察使张敦礼,以及张敦礼的家人。</p>

寿康公主今年已是三十有六,作为先帝的胞妹,公主性格温婉,平素不喜出门,只在这公主邸中,吃斋念佛。</p>

倒是驸马张敦礼,是这汴京城内,非常活跃的外戚,其到处活动,广结人脉,在朝臣中有着不少朋友。</p>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p>

张敦礼和过去一样,从外面喝的醉醺醺的回到家中。</p>

寿康公主带着侍女,将他扶回了内宅,然后和其他大宋家庭的妻子一样,细心的照顾起来。</p>

又是拿着毛巾,给张敦礼擦汗,又是端来茶水,给张敦礼解酒。</p>

等到张敦礼的酒醒了些,公主便柔声劝道:“张郎今日怎又喝得这般醉醺醺的?”</p>

张敦礼没有答话,只是问道:“秉渊呢?”</p>

寿康公主道:“大哥儿今日被姐夫接了过府……”</p>

公主和张敦礼育有一子三女。</p>

长子张秉渊,年已十四,元丰六年的时候,被先帝亲点,选尚先帝第六女,当朝天子的胞妹。</p>

奈何公主在元丰七年暴病而夭。</p>

不然的话,以当今天子对其妹妹们的宠爱,张家富贵必可延续。</p>

不过,当朝天子还是有着两个胞妹在。</p>

所以,寿康公主经常带儿子入宫,到两宫面前露脸。</p>

就是为了给儿子铺路,以便将来亲上加亲。</p>

张敦礼听到儿子被姐夫王师约接走,不知怎的,很不高兴。</p>

“吾不是早说了,少与那王家往来吗?”张敦礼气呼呼的看向寿康公主:“缘何又让那王师约将秉渊接了过去?!”</p>

寿康公主无奈的道:“姐夫是官家面前的宠臣,也是外戚中的楷模。”</p>

“妾将大哥儿送去,是希望姐夫能多提点一些……”</p>

“提点……提点……提点个鸟!”张敦礼的脸一下子就拉了下去。</p>

“到来头,好处都归了他王家!”</p>

“王家的那两个衙内,现在都是什么官阶了?”</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