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七百六十一章 汉家天子附体——开演!

第七百六十一章 汉家天子附体——开演!(3 / 4)

赵煦想了想,道:“朕听说,圣人有亲亲相隐之制……”</p>

“是……”</p>

“何谓亲亲相隐?”赵煦问道。</p>

范纯仁顿时浑身上下都是鸡皮疙瘩!</p>

他知道的,这种问题,恐怕是送命题!</p>

可,他是范仲淹的儿子,是范文正的子嗣。</p>

所以,即使前方就是万丈深渊,他却也不得不如实回答。</p>

“奏知陛下……圣人有教: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p>

“直在何处?”赵煦又问。</p>

“亲亲、尊尊、长长……此人伦之序,天地之理!”范纯仁再拜。</p>

“亲亲、尊尊、长长?”赵煦微笑着,抚掌赞道:“善!圣人之教,朕知矣!”</p>

亲亲相隐,是封建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一环。</p>

也是皇权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p>

道理是很简单的——既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p>

那君父呢?</p>

君父有错,臣子如何?</p>

必须为尊者讳!</p>

所以,哪怕皇帝千错万错,可大臣们还是必须帮着粉饰、妆点、打扮。</p>

赵煦心里面自然知道,这一套思想,必然不适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p>

可现在,大宋社会不还是停留在小农经济,封建社会吗?</p>

所以啊!</p>

这套东西现在还丢不得!</p>

当然了,解释权,还是要抓在自己手中的!</p>

不能别人随便张口,就能化身孔子,就可以对他这个皇帝说教了。</p>

要是这样的话,他留学岂不是白留了?</p>

赵煦忽然问道:“那缘何《春秋》有大义灭亲之故事?若是如此,岂非不合圣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之道?”</p>

范纯仁听到这个问题,深深吸了一口气,拜道:“奏知陛下,大义灭亲,并不碍‘亲亲相隐’!”</p>

“圣人之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所对者,乃叶公所言也!”</p>

“是穰羊之事!”范纯仁拜道:“穰羊者,小也!父子人伦子道,大也!”</p>

“故当亲亲相隐,以全人伦,以合天理!”</p>

“若然杀人、劫道、作乱、巫蛊事……”</p>

“害他人、害乡党、乃至于害国家、害天下……则不可隐!”</p>

“此圣人褒石蜡而贬州吁、石厚之理,使篡逆之臣,遗臭万年!”</p>

儒家的逻辑自然是自洽的,并不会互相矛盾。</p>

就像以德报怨的后一句是‘何以报德’。</p>

亲亲相隐的前提是穰羊,是小错误,最多属于经济问题的那种。</p>

即使是提倡春秋决狱的汉代,杀伤人、掳掠以及盗匪,都不在亲亲相隐范畴内。</p>

赵煦沉吟片刻,看向范纯仁,循循善诱着:“先生,若是朕呢?”</p>

“若朕有亲戚,犯有过错,朕是该隐,还是该大义灭亲?”</p>

范纯仁咽了咽口水,然后抬起头,毅然决然的长身而拜:“陛下,臣闻: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p>

“陛下为天下主,万民之君,当以天下为亲,以四海为家!”</p>

“先生所言,甚为有理!”赵煦立刻接话,然后叹息一声:“奈何……”</p>

“驸马……”</p>

“朕姑父也!朕不忍致法于驸马!”</p>

说着,他就当着其他所有在场的人的面,将他案上的那些弹章,全部拿起来,丢尽了殿上的火盆中。</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