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七百七十四章 酷吏回京

第七百七十四章 酷吏回京(1 / 4)

“高明粹清,凝德无累者,天之道也……陛下秉一德、临万方,有生之类,莫不浸涵德泽……由大臣怀录而不谏,小臣畏罪而不言……臣独何人,敢贡狂瞽……臣是以沥肝胆,披情愫……”</p>

太皇太后看着手上的奏疏,脸色铁青着。</p>

“驸马,已如此不堪了!”她放下手中奏疏,问着赵煦:“官家为何不告老身?”</p>

赵煦低头答道:“驸马不过是犯了些小错而已!”</p>

“孙臣已经降诏,赐钱帛与驸马,效法汉文以愧其心!”</p>

“相信驸马定能痛改前非!”</p>

“小错?!”太皇太后冷声道:“御史们都来扣阙了,这还是小错吗?”</p>

她对张敦礼本来就不满。</p>

非武臣勋贵后人,更非宰执之后。</p>

不过是个小官的儿子,选其尚公主,完全是因为先帝坚持非要选他。</p>

也就是这么多年来,看在寿康公主与其感情还算和睦,同时这张敦礼的书画有些名堂,太皇太后才勉强认可了。</p>

但,现在张敦礼却给她来个大的!</p>

御史集体扣阙啊!</p>

这是肯定要上国史的,甚至可能成为未来的故事、制度。</p>

将自己颜面,看的无比重要的太皇太后,哪里肯因张敦礼而坏自己的名声?</p>

所以,她的态度无比严厉:“御史们说的对……”</p>

“帝王之治,必先正风俗,欲正风俗,天家当为天下表率!”</p>

“官家不责罚驸马,反赐其财帛……”</p>

“天下人若知晓了,该如何看官家?”</p>

赵煦对这位太皇太后的态度,没有任何意外。</p>

因为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p>

甚至可以说,赵煦的应对,就是特别根据了太皇太后的性子,故意为之的。</p>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这位太皇太后,可是连凌虐自己亲生女儿的王诜也可以原谅。</p>

不仅仅原谅,还给王诜加官进爵!</p>

至于原因?</p>

王诜在士大夫中的风评很好!</p>

为了博取士大夫的赞颂,她毫不犹豫的将王诜提拔了。</p>

不止对女儿薄情,就连赵煦这个亲孙子,也只是她用来博取士林称颂的工具。</p>

弥英阁的事情,姑且不提了。</p>

单单就说一个事情——赵煦上上辈子,直到亲政之前,他个人的吃穿用度,都极为窘迫。</p>

福宁殿里,没有任何有颜色的器物。</p>

绝大部分用具,都是瓷的,而且是最便宜的瓷器。</p>

冬天的暖阁,常常烧不暖,身上穿的衣服,也不够保暖。</p>

总是冻的瑟瑟发抖。</p>

赵煦对元祐时代,记忆最深刻的一个事情是——某年的夏天,他和赵佶,躲在福宁殿的寝殿帷幕内,分食着赵佶给他带来的点心。</p>

堂堂天子,竟还需要兄弟给自己带吃的!</p>

这也是,赵煦虽然嫌弃、冷落赵佶。</p>

但该给他的待遇,却从未短过的原因。</p>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太皇太后她要面子,喜欢被人歌颂。</p>

而她的这个性格缺点,自然早就被人发现并利用起来。</p>

不止宰执,就连她身边的内臣,也利用她的这个喜好,不断揽权。</p>

典型的就是那个现在已经被杖毙的陈衍。</p>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这位从赵颢身边走出来的大貂铛,可是元祐时代的内相。</p>

直到赵煦发动宫廷政变前,他都还一直控制着庆寿宫内外,一度有过,扶立赵颢的打算,只是没敢实施。</p>

正是因为清楚太皇太后的性子,故此赵煦知道,只要她来了,那么,张敦礼这次不死也要脱层皮。</p>

不过……</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