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想要的,不仅仅只是让张敦礼吃些苦头而已。</p>
而只是那样,也不必这么麻烦。</p>
故此,赵煦微微抬头,对太皇太后道:“太母……驸马不过是犯了点钱财上的小错而已……”</p>
“御史们是在小题大做!”</p>
看着赵煦到现在都还在袒护张敦礼,太皇太后心中是既喜又怒。</p>
喜的是这个孩子念及亲情,怒的是张敦礼这个孽障不成器!</p>
她拿起一封弹章,递给赵煦:“官家且看看吧!”</p>
“驸马在外面,都干了些什么好事?”</p>
赵煦接过来,看了一眼抬头。</p>
是吕陶的弹章。</p>
而吕陶是蜀党的干将,而蜀党受苏轼影响,行事风格普遍豪迈、不羁。</p>
用低情商的说法,就是——总喜欢搞个大新闻!</p>
用词很惊悚,也很喜欢脑补。</p>
上次鲜于侁是这样。</p>
这次的吕陶,还是如此。</p>
赵煦只是看了贴黄的内容,作为皇帝的本能就已经觉醒。</p>
因为,吕陶在贴黄上介绍——臣近日来,亲睹驸马与三教九流者往来……有僧人、道士及开封府厢吏者,出入公主邸……</p>
再看弹章的具体内容,吕陶在弹章中,先举了历代君王放纵亲戚,最终酿成祸端的事情。</p>
然后话锋一转,对着张敦礼猛烈开炮。</p>
说他与僧道结交,可能有私下制造图谶的可能性。</p>
同时,其与厢吏往来,且是本厢厢吏往来,更是包藏祸心!</p>
证据就是——其他外戚,都不敢与厢吏往来。</p>
而张敦礼敢!</p>
仅仅是这个事实,就已经证明了——驸马恐早有叵测之心!</p>
故此,哪怕是为了防微杜渐,也必须重拳出击!</p>
否则,这大宋朝将来必有祸事。</p>
赵煦看完,心中虽然对吕陶的话,深以为然,但表面上,他还是寻找着借口,给张敦礼开脱:“太母,驸马与公主,素来诚心礼佛……与僧人往来,无可厚非!”</p>
“至于道人……”</p>
“驸马爱绘画,人尽皆知,而道家自古善画……驸马与之往来,或许只是切磋画技!”</p>
“厢吏云云,更是可笑!”</p>
“驸马住在永宁坊,自然要亲近本厢厢吏!”</p>
但他越是帮张敦礼说话,太皇太后在这个事情上的态度,就越坚决。</p>
她叹了口气,对赵煦道:“即使官家所言,符合事实!”</p>
“但天下人怕是不会这么看!”</p>
“老身以为,官家应该召集大宗正、嗣濮王,还有大理寺,一起议一议这个事情!”</p>
“太后以为呢?”太皇太后扭头看向坐在自己身旁的向太后。</p>
向太后看着姑后大义凛然的神态,也是颇感敬佩。</p>
不过,她的性子与太皇太后是完全不同的。</p>
她是个喜欢和稀泥的。</p>
向太后想了想,答道:“娘娘不徇私情,自然是好的!”</p>
“只是,新妇以为,家丑不可外扬啊!”</p>
“此事,最好还是不要惊动了大宗正和大理寺……”</p>
太皇太后听着,沉吟起来。</p>
其实对她来说,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处置法,根本就不重要!</p>
重要的是,她要从这个事情里把自己摘出来。</p>
不能让天下人,特别是天下士大夫们,以为她这个太皇太后,偏袒自己的女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