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七百八十九章 老臣眼中的赵煦。

第七百八十九章 老臣眼中的赵煦。(5 / 6)

真正决策的、拍板的,是那个幼冲之年的少主。</p>

两宫在这些事情上,根本没有话语权。</p>

本来,这样的事情,肯定会导致激烈的帝、后纠纷。</p>

偏,本来在法理上两宫听政的合法性来源,在一开始就不是先帝托孤于母后、皇后。</p>

而是立储诏书中,以少主的名义,托付两宫的。</p>

虽然话说的很委婉,但法理就是如此。</p>

何况,两宫中有一位,是当今的母后。</p>

一位真正的贤后——保慈宫在元祐以来,就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扩大君权。</p>

于是,这大宋朝就出现了少主临朝,女主听政,但女主只能管琐事、小事,真正的军国大事——无论是战和,还是地方赈灾,或者除授宰执都是福宁殿的少主拍板的局面。</p>

别说其他人了,张问知道后,都是目瞪口呆,啧啧称奇。</p>

而少主用人,更是出人意料。</p>

一方面,信赖老臣元老,以太师文彦博为平章军国重事,以帝师礼遇,诏赐太师御前免拜,入宫则宰执起肩舆。</p>

可谓是待遇拉满。</p>

另一方面,又在很多事情上放权都堂,几乎就是用人不疑的做派。</p>

已经致仕的前左相、康国公韩绛在位时,就已是如此。</p>

又发明了廷推拜授执政的制度,让士大夫们振奋不已。</p>

以为如今的政治,已经类似三代先王的‘垂衣裳而天下治’了。</p>

可实际上,仔细研究,就会知道,都堂的权柄,固然很大。</p>

但很多事情,都堂连插手都不行!</p>

譬如,专一制造军器局。</p>

譬如开封府诸事。</p>

也譬如交子务。</p>

此外广南西路、熙河兰会路,更是已经成为了一个都堂轻易不能过问的地区。</p>

当地文武官员的除授任免,悉出于少主,都堂只能建议。</p>

一些关键职位,都堂甚至连建议的权力也被剥夺了。</p>

这就是个标准的独断专行的帝王风格。</p>

可偏偏,事实又证明,少主用的每一个人都用对了!</p>

而且,熙河兰会路、广南西路,都在短短两年内,就发生了剧变。</p>

特别是熙河兰会路,听说今年一年,就让朝廷赚了数百万贯。</p>

大有从大宋的财政饕餮,变成未来的财神爷的趋势。</p>

于是,一切质疑消失的干干净净。</p>

朝野内外,只有歌颂之声。</p>

再叠加,自元祐以来,朝廷就已经连续取得了两次大胜。</p>

在西北,击破西贼、吐蕃联军,逼迫西贼乞和,吐蕃乞降。</p>

在西南,一战收取交趾八州,拓土千里,却没有付出太大代价,反而是让交趾服软,签了如同澶渊之盟般的纳款条约。</p>

就连战前人人担心的统治问题,也被一手羁縻,大封土司所化解。</p>

如今,那昔日桀骜不驯的土司们,对大宋官家,只有一片赤诚的忠心!</p>

张问听吕公著说过,现在广南西路、交州甚至西南诸蕃,纳贡汴京的积极性,比谁都高!</p>

就连大理等国,也纷纷来朝,接受册封。</p>

士林因此振奋不已。</p>

都说是,大唐雄风,要在我大宋重起。</p>

一时间,从南到北的士大夫们,都在慷慨激昂,写着各种诗词,盛赞着元祐盛世。</p>

都说是国家得遇明主,中兴可期。</p>

然而……</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