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决策的、拍板的,是那个幼冲之年的少主。</p>
两宫在这些事情上,根本没有话语权。</p>
本来,这样的事情,肯定会导致激烈的帝、后纠纷。</p>
偏,本来在法理上两宫听政的合法性来源,在一开始就不是先帝托孤于母后、皇后。</p>
而是立储诏书中,以少主的名义,托付两宫的。</p>
虽然话说的很委婉,但法理就是如此。</p>
何况,两宫中有一位,是当今的母后。</p>
一位真正的贤后——保慈宫在元祐以来,就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扩大君权。</p>
于是,这大宋朝就出现了少主临朝,女主听政,但女主只能管琐事、小事,真正的军国大事——无论是战和,还是地方赈灾,或者除授宰执都是福宁殿的少主拍板的局面。</p>
别说其他人了,张问知道后,都是目瞪口呆,啧啧称奇。</p>
而少主用人,更是出人意料。</p>
一方面,信赖老臣元老,以太师文彦博为平章军国重事,以帝师礼遇,诏赐太师御前免拜,入宫则宰执起肩舆。</p>
可谓是待遇拉满。</p>
另一方面,又在很多事情上放权都堂,几乎就是用人不疑的做派。</p>
已经致仕的前左相、康国公韩绛在位时,就已是如此。</p>
又发明了廷推拜授执政的制度,让士大夫们振奋不已。</p>
以为如今的政治,已经类似三代先王的‘垂衣裳而天下治’了。</p>
可实际上,仔细研究,就会知道,都堂的权柄,固然很大。</p>
但很多事情,都堂连插手都不行!</p>
譬如,专一制造军器局。</p>
譬如开封府诸事。</p>
也譬如交子务。</p>
此外广南西路、熙河兰会路,更是已经成为了一个都堂轻易不能过问的地区。</p>
当地文武官员的除授任免,悉出于少主,都堂只能建议。</p>
一些关键职位,都堂甚至连建议的权力也被剥夺了。</p>
这就是个标准的独断专行的帝王风格。</p>
可偏偏,事实又证明,少主用的每一个人都用对了!</p>
而且,熙河兰会路、广南西路,都在短短两年内,就发生了剧变。</p>
特别是熙河兰会路,听说今年一年,就让朝廷赚了数百万贯。</p>
大有从大宋的财政饕餮,变成未来的财神爷的趋势。</p>
于是,一切质疑消失的干干净净。</p>
朝野内外,只有歌颂之声。</p>
再叠加,自元祐以来,朝廷就已经连续取得了两次大胜。</p>
在西北,击破西贼、吐蕃联军,逼迫西贼乞和,吐蕃乞降。</p>
在西南,一战收取交趾八州,拓土千里,却没有付出太大代价,反而是让交趾服软,签了如同澶渊之盟般的纳款条约。</p>
就连战前人人担心的统治问题,也被一手羁縻,大封土司所化解。</p>
如今,那昔日桀骜不驯的土司们,对大宋官家,只有一片赤诚的忠心!</p>
张问听吕公著说过,现在广南西路、交州甚至西南诸蕃,纳贡汴京的积极性,比谁都高!</p>
就连大理等国,也纷纷来朝,接受册封。</p>
士林因此振奋不已。</p>
都说是,大唐雄风,要在我大宋重起。</p>
一时间,从南到北的士大夫们,都在慷慨激昂,写着各种诗词,盛赞着元祐盛世。</p>
都说是国家得遇明主,中兴可期。</p>
然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