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送走蔡京。</p>
蒲宗孟的神思,变得复杂起来。</p>
良久,他才叹道:“长江后浪推前浪……”</p>
“这蔡元长,比吾当年更甚!”</p>
他当年,为了求出位,可是在先帝面前,力推手实法落地。</p>
同样,为了能升官。</p>
他是昔年在朝的大臣中最【直言敢谏】的人。</p>
为了出头,他谁都敢骂!</p>
从司马光到吕公著,从文彦博到范镇。</p>
旧党的元老,只要有名有姓,都被他攻击过。</p>
正是因为他天天开地图炮,所以,才会这么遭人恨。</p>
所以他私下里的那些事情,才会被人公开传播。</p>
然而,今天,他算是见识到了。</p>
蔡京这个后辈的胆子比他更大!</p>
上进心比他更强!</p>
何执中悄然来到蒲宗孟身边,悠悠的说道:“恩相有所不知……”</p>
“咱们这位开封府府尹,可是有着宰相之志……”</p>
蒲宗孟听着,没有说话,只是端起茶盏抿着茶汤。</p>
何执中读懂他的潜台词,继续说道:“恩相可知,这几个月,京中闲汉中流传的一则故事……”</p>
蒲宗孟慢慢品尝着茶汤的滋味,身体微微靠在身后的椅背上。</p>
“说是熙宁年间……”何执中一边观察蒲宗孟的神色,一边说道:“王司空在朝时,常常与其女婿蔡元度感慨没有可用的人才……”</p>
“嗯哼?”蒲宗孟放下茶盏,眼中放出精光,开始认真起来。</p>
事涉介甫相公的传说,他不得不认真!</p>
如今,傻子都知道,江宁的介甫相公,不可能再回朝。</p>
但在同时,介甫相公在当今天子心中的地位,却是高的有些离奇!</p>
不用看其他的。</p>
就看吴安持一案就知道了。</p>
反正,当蒲宗孟当初听说了吴安持一案的经过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江宁的介甫相公,依旧简在帝心,而且圣眷之浓,超乎想象!</p>
当今天子,为了介甫相公的晚年幸福,毫无顾忌的直接下场,干涉另一位宰相家的家事,逼着吴安持与其妻王氏和离!</p>
不止如此,坊间传说,吴安持不仅仅被逼着和离,吴家人还被逼着将当年介甫相公送去的嫁妆,原原本本的送回的江宁。</p>
甚至,连王氏与吴安持所生的儿子,也都送到江宁!</p>
由此可见,当初,天子暗中到底给吴家人施加了多大的压力?</p>
自古以来,就没有皇帝,会为了一个致仕隐退的大臣,做到这般地步。</p>
吴家从此社会性死亡!</p>
堂堂宰相家的脸面,被彻底踩在脚下!</p>
这就是为什么,王安石一出山,宣布要在江宁创建江宁书院,天下州郡的士人,立刻沸腾,纷纷赶往江宁的缘故。</p>
这是都想着去江宁,混一个江宁书院学生甚至是荆国公门生的身份。</p>
然后,就可以借着这个身份,赢得诸多便利。</p>
所以,就连那些旧党顽固派们的家里,也有好多人,在赶赴江宁。</p>
哪怕是,后来传出了,江宁书院将不会以经义诗赋为主要教授内容。</p>
而是会将术算、钱谷等内容,作为书院的主要教授内容。</p>
也依旧没有熄灭天下士子心中那颗火热的求学之心!</p>
在这种情况下,新党内部对王安石百年后在学术和政治上的衣钵的争夺,也越发激烈。</p>
偏生,最有资格继承王安石衣钵的长子王雱早夭。</p>
而王安石本人,在江宁也从来不谈政治、国事,更不对任何朝臣发表任何意见。</p>
即使其如今出山创办江宁书院,也只是说‘身孚皇恩,难以偿报,愿以余生,为社稷储术算、钱谷之材……’。</p>
对于朝政、朝臣,一个字也不说。</p>
于是,神器无主,唯有德者居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