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八百一十七章 废税(2)

第八百一十七章 废税(2)(4 / 5)

他们到处请教老农,也到处观察那些在滩涂上耕作的农夫。</p>

寻找着他们的共同点,也探究着那些人为什么能将盐碱地变成良田的原因?</p>

最终,他们找到了答案!</p>

是水!</p>

黄河水,含沙量太大!</p>

过去,黄河多次决堤导致的水患,已经证明了一个事实——黄河水泡过的地方,都会因为水退后,留下的泥沙,使得原本的良田变成颗粒无收的盐碱地。</p>

而汴河水源,主要来自黄河。</p>

所以,汴河两岸的滩涂与河堤两侧的土地,之所以变成盐碱地,不能耕作。</p>

就是因为,汴河水里的泥沙,将土地变成了盐碱地。</p>

找到了问题所在,自然也找到解决办法!</p>

洗田!</p>

用干净的水来洗田,将土地里的的黄河泥沙冲走!</p>

只要洗掉那些导致土地盐碱化的泥沙!</p>

那么,开垦出来的土地,就能够被耕作了。</p>

于是问题来了?</p>

去哪里找这样一条既干净,流量又足够,至少可以满足沿汴河两岸洗田需要,同时工程量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河流呢?</p>

又一场艰苦的寻找。</p>

最终,他们找到了位于黄河上游的樊山水。</p>

这条河几乎完美的满足了,他们的所有需要。</p>

于是,立刻开工!</p>

从熙宁三年,一直到熙宁六年,他和候叔献在都水监中,通过三年努力,终于引来了樊山河的水,于是汴河沿岸数万顷盐碱地,变成了良田。</p>

国家每年可以从这些土地上,收获百万石的粮食。</p>

回忆着往昔与候叔献在这条汴河上,奋战的岁月。</p>

杨汲就打开船舱的窗户,看向汴河两岸的那些田地。</p>

时值夏季,汴河两岸的田中的水稻,已开始抽穗,一穗穗青色的稻谷,垂在田间,远远望着,仿佛有稻香扑鼻而来。</p>

杨汲见此,忍不住叹道:“景仁公啊……”</p>

“您看到了吗?”</p>

“您昔年所洗净的田地,如今已是稻香蛙鸣的丰收之景!”</p>

然而,斯人已逝。</p>

候叔献,已永远看不到这样的美景了。</p>

想着这些,杨汲就又想起了此番,天子起复他的诏书内容。</p>

“大河西流,泛溢千里!河朔之民,以蒲苇为生,与鱼鳖同居!朕中食而叹,思得明习水事之人,而与谋之。具官杨汲,老于河政,才力有余,曾为皇考都水之臣,知其得失久矣!水官之职,尔实宜之。杨焉、王延世之功,朕有望焉。可!”</p>

回忆着敕书里的文字,杨汲低下头去敕书中的文字,让他动容,也叫他。</p>

他知道的,此番回朝,再任都水监。</p>

他的职责重大,压力重大,任务也极大!</p>

天子派去黄州传旨的使者,曾给他带了天子口谕。</p>

言及回朝之后,他的任务。</p>

首先是导洛通汴工程,他需要维护,并确保汴河无碍。</p>

然后,就是河北的二股河。</p>

东流道,他需要在宋用臣的基础上,保持疏浚,不能使之堰塞。</p>

至于主道……</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