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八百二十六章 部署(1 / 4)

睁开眼睛,李资义眼前,仿佛还在闪现着昨日在汴京城城外所见的一切。</p>

魁梧的甲士,明亮坚利的甲胄,如高墙一样沉默,也如潮水一般前进。</p>

他深深吁出一口气:“如此强军!不愧是上邦啊!”</p>

“若是国主早知如此,就该早早的上表称臣……”他从怀中摸出一封由他的国君,高丽国王王运亲笔所写的奏折。</p>

他将奏折打开,看着抬头的文字:有宋高丽国国王臣运,顿首再拜,恭问大宋皇帝陛下圣躬万福……</p>

有宋高丽国,或者说大宋高丽国。</p>

这是过去高丽与这中原王朝往来的杀招。</p>

因为每每高丽人如此上书,就意味着,高丽国将断绝与辽国的臣属关系。</p>

转而奉中原的宋庭为正朔,用宋庭历法,行宋庭年号。</p>

这一招,对于如今的这个大宋王朝来说,不啻是仙丹灵药!</p>

故而每次祭出,总能让大宋的统治者,飘飘欲仙,从而对高丽人的要求,无论是贸易还是纳贡,都大开绿灯。</p>

同时,这也是之前三次高丽与辽国发生战争时,高丽人放到谈判桌上的重要筹码。</p>

而且,每每拿出来,总能起到奇效!</p>

最终都能在谈判桌上,迫使辽人让步。</p>

可不要小瞧了,这种嘴上的臣服、朝贡的形式。</p>

对于如今的宋辽两国来说,任何一个外邦的臣服与朝贡,都是弥足珍贵的。</p>

因为这关乎着,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合法正统这个要命的问题。</p>

正所谓,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p>

所以,无论宋辽,都会在对外方面,表现的非常慷慨。</p>

向两国朝贡,是很多小国的重要创收手段。</p>

奈何……</p>

李资义看着这封在他出发前,被他的君主,视作杀手锏的奏疏。</p>

他垂下头去,叹息起来:“迟了啊……”</p>

若是在辽军入寇的时候,他的君主,能立刻反应过来,马上向中原称臣。</p>

这封奏疏,大抵能换回许多好处。</p>

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p>

高丽,已丢了开京以北的所有城市、山区。</p>

而中原的宋庭,如今也已经有了强军。</p>

正如昨日,他回到汴京后,宋庭的那位翰林学士刑恕告诉他的:“贵国今已如累卵……”</p>

“我主固怜贵国无辜……”</p>

“然则,我主忧心,恐援贵国之物未至,而贵国已亡矣!”</p>

“如此,不止平白得罪了辽人不谈,还将使我大宋之甲械,落入辽人之手!”</p>

就是咬死了,高丽现在已有败亡之势。</p>

宋庭担心,投资打了水漂,还可能被辽人发现,影响宋辽关系,造成外交动荡。</p>

李资义只好对刑恕夸口高丽军势,吹嘘开京城坚墙高,断不可能被辽人攻破。</p>

奈何……</p>

他的牛皮刚刚吹出去,就看到了后者嘴角露出来的讥笑。</p>

然后,刑恕就告诉他。</p>

宋庭完全知道,辽与高丽之间的战争细节。</p>

因为有宋使到过辽主位于开京城外的大帐,曾亲眼目睹了辽军攻城时的阵势。</p>

这就让李资义尬住了。</p>

毕竟,如今的高丽战局,战报能说谎,可战线不会。</p>

事实就是,在李资义离开汉阳前,汉阳与开京之间,最后的陆路联系,已经被辽人彻底切断。</p>

这还不算什么!</p>

最要命的是,高丽的武臣们,现在已经不敢和辽人野战了。</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