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八百二十八章 舆论(1 / 3)

与蒲宗孟说完,赵煦就转动着钓轮,拉拽着鱼线,靠到崔台符身前。</p>

“律判……”赵煦轻声说着。</p>

“臣在!”崔台符立刻躬身。</p>

“朕希望,律判可以在这段时间内,依据《刑统》以及皇考颁布的《仓法》,尽快整理出一部,约束官府、有司差役人员的法令……”赵煦悠悠说着。</p>

崔台符在律法上的造诣,是公认的。</p>

他写的判词,简洁明了,通俗易懂。</p>

就连文彦博,也是称赞不已,直接向朝廷举荐。</p>

如今,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浮与磨砺,他的积累和沉淀更加深厚。</p>

已是当代大宋有数的刑统专家!</p>

由他来负责,在大宋刑统和仓法的基础上,编写出一部进一步规范和限制基层吏员与官员的法令,无疑是很合适的。</p>

“诺!”崔台符只觉得自己的心脏,在扑通扑通的跳动着。</p>

他当然知道,这是一个可以留名青史的机会!</p>

甚至,是一个可以洗白自己的机会!</p>

毕竟,胥吏之害,天下士大夫皆知,天下百姓皆知。</p>

谁能整顿吏治,谁就可以名留青史。</p>

赵煦看着他,想了想,嘱托道:“皇考当年重修汴京城,拆皇城下民居……尚且命开封府给与合适补偿……”</p>

“百姓私宅,风能进,雨能进,官府不可进……”</p>

“皇考教诲,言犹在耳!”</p>

“朕希望律判,在编写律条时,谨记皇考圣训!”</p>

崔台符当即俯首,再拜:“臣谨遵德音教诲,谨奉先帝圣训宝言……”</p>

至于说赵煦说的那什么‘风能进、雨能进,独官府不能进’的所谓【皇考教诲】。</p>

崔台符是一个字都不信的。</p>

先帝是什么人?崔台符还能不知道?</p>

那可是恨不得,把商贾兜里的所有铜钱,都转移到自家封桩库里的帝王。</p>

市易务、堤岸司的吃相,更是极其难看。</p>

然而……</p>

现在,不是新君在位吗?</p>

先帝是个什么样子,还不是这位官家来定义?</p>

于是……</p>

现在,朝野内外,都是众口一词:先帝仁惠广德,悲悯天下,实乃千古明君!</p>

明君选的继承人,自然就是更加圣明的明君!</p>

真正让人惊叹的是——如今就连汴京市井里的闲汉,似乎也都接受了这个事情。</p>

谈及先帝,溢美与赞颂之词,越来越多。</p>

元丰时代的种种,似乎都已被淡忘、扭曲、修改。</p>

士林里偶有不谐之音,立刻就会被人驳斥。</p>

然后这个人,从此投置闲散。</p>

其就连去勋贵衙内们门下,当个食客,都没有人敢要!</p>

统治集团,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叫人为之震怖的可怕统一意志。</p>

这是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p>

很多人都已经察觉到了这一点,崔台符就是其中之一。</p>

故此,崔台符的姿态,表现的极为谦卑。</p>

赵煦却是毫不意外。</p>

因为崔台符就是这样的。</p>

他年轻的时候,可以在文彦博面前表演‘忠直’,从而得到荐举。</p>

遇到王安石后,立刻摇身一变,全力支持变法。</p>

等到王安石罢相,他又是第一批醒悟过来,立刻抱住先帝大腿,全方位支持先帝元丰改制的大臣。</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