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八百三十章 冯京:这圣眷,老夫必得之!

第八百三十章 冯京:这圣眷,老夫必得之!(3 / 4)

当然不是!</p>

他们依然是士大夫!</p>

依旧可以参加科举,科举取得功名后,其授官磨勘,不仅仅与其他进士没有区别!</p>

他们之前在幕府中的任职经历,按照规定,是可以被计入磨勘的。</p>

所以,开封府所招录的士人,也应该和幕府幕僚们一样。</p>

在这个政策推出来后,在京士子们纷纷放下了最后一点纠结,踊跃参加开封府的公考招录。</p>

又能赚钱,又能增加履历,增长见识。</p>

同时在开封府做吏员的经历,在将来中进士后,还可以被计入磨勘胥吏,等于提前磨勘。</p>

于是,元祐元年开始,开封府和在京诸司的胥吏们的嚣张气焰,一下子就萎靡了起来,再不复往日的跋扈。</p>

有司官员,更是开始频繁找这些人的毛病,挑他们的刺,想方设法的想要将这些占着茅坑的胥吏驱逐出官府,腾出位置来,招录士人。</p>

毕竟,士大夫们天生就有爱人的能力!</p>

有好处,当然要优先给自己人。</p>

于是,到得如今,汴京城中的吏治可谓是发生了巨大变化!</p>

种种弊政陋习,纷纷消失,风气也为之一变——倒不是招录进去的士子的道德水平,真就比胥吏们高多少。</p>

实在是士人要体面。</p>

许多事情,他们是拉不下那个脸去做的。</p>

而且,相比较过去的胥吏,招录进来的士人们,基本都做着科举的美梦。</p>

自然,没有人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p>

何况,开封府给他们的俸禄,已经能养活他们。</p>

汴京城的变化,自然是瞒不过人的。</p>

不止是在京的大臣们,那些从地方入京的文武官员,也都为汴京城的吏治清明与有司办事的效率而惊叹。</p>

自然而然的,在朝野舆论中,对公考模式的赞誉与推崇也就越来越多。</p>

而当朝官家,从未掩饰过自己对这一他所发明和创造的‘公考’制度的赞许。</p>

这一次,鄢陵县的案子一出现在汴京新报上,很多人就都意识到了,这或许就是官家,想要借机将公考制度推行到整个开封府的契机!</p>

所以,张方平能想到这个一点也不叫冯京意外。</p>

“如今,老夫想要压张安道一头,就必须提出一个官家想做,但又不好亲自说出口的政策……”</p>

公考制度,官家是肯定要推的。</p>

冯京看着自己身前的少年官家的面容,大脑全力开动起来。</p>

他微微扭头,就看到了张方平那张老脸上露出来的叫他厌增的得意之色。</p>

“吾可不像汝!”冯京在心中说道。</p>

虽然,他和张方平的出身很相似——都是从寒门家庭中走出来的。</p>

他十七岁时便因为丧父而家道中落,还欠下了许多债务,一度拮据到连房租都付不起,还被人当成老赖告到官府,几乎陷入囹圄。</p>

张安平少年时,也是一般,据说连书和纸都买不起。</p>

用的是别人写过的纸,读的也都是借来的书。</p>

但,他和张方平又不同。</p>

张方平的寒苦日子没过几天,就已终结。</p>

因为他是应天府人!</p>

而应天府,是大宋重臣们出知之地。</p>

所以,他很快就被人看上了。</p>

先后两任知应天府宋绶、蔡奇,都很喜欢他,将之当成子侄一样看待。</p>

所以,自那以后,张方平的人生轨迹就完全变了。</p>

冯京则不一样!</p>

他在三元及第之前,在被富弼青眼相中之前,一直是个穷措大。</p>

他饿过肚子,被人追过债,甚至几次差点下狱。</p>

回忆着这些往事,冯京看向张方平的神色变了。</p>

斗志在他胸膛汹汹升腾而起。</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