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八百三十一章 要圣眷,还是要名声?

第八百三十一章 要圣眷,还是要名声?(2 / 3)

而是太怪了!</p>

一直以来,吕惠卿此人解决问题的办法,相当简单直接——杀,杀就完事了。</p>

就像他在对西贼问题上的态度——杀光所有党项人,西贼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p>

也如他当年在变法上的激进态度——只要把所有反对派,统统赶出朝堂,那么,变法就一定能够成功!</p>

而那篇文章,署名恩祖的吕惠卿,却不复曾经的激进。</p>

他甚至没有喊打喊杀。</p>

而是提出了一个关切的问题——自古以来,胥吏害民,弊病已久,历代皆无良策!</p>

原因是什么呢?</p>

这实在是值得所有人深思啊!</p>

且,他还认为,即使将开封府的公考制度,推行到整个开封府,也未必能够真的革除胥吏的弊病。</p>

至于推广到整个天下?</p>

那就更不可能了!</p>

因为,没有这么多的士子!</p>

于是,他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汴京城的公考能够成功?</p>

几乎通篇都是在提问题,很少下结论。</p>

这很不吕惠卿!</p>

所以,当时冯京看完后就感觉奇怪:“这福建子怎么改性了?”</p>

是啊!</p>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p>

吕惠卿这个福建子,居然不喊打喊杀,反而开始探讨胥吏的弊病和思考解决之道了。</p>

怪!</p>

太怪了!</p>

如今想来……</p>

文章大概肯定是吕惠卿写的!</p>

因为用词习惯和文风有着浓浓的吕惠卿风格。</p>

但,内容恐怕并非吕惠卿的思考。</p>

而是……</p>

冯京抬起头,看向自己身前,他咽了咽口水,感觉心脏在扑通扑通的剧烈跳动着。</p>

就像当年,他在礼部试后的放榜日,与诸多士子,一起挤在皇榜下,等着朝廷公布礼部试的名次一样。</p>

而冯京知道,时不我待,他必须争分夺秒。</p>

不然,一旦张安道那老匹夫反应过来,他就完蛋了!</p>

因为,没有人能在引经据典的为天子的政策论证合法性方面超过这个老匹夫!</p>

人家是行走的崇文院!</p>

脑子里装满了,大宋一朝历代故事和历代先帝的宝训!</p>

于是,他来不及思考清楚,就持芴拜道:“陛下……”</p>

“老臣以为,公考之制,固然是千古圣政……”</p>

“然而,若要推广到整个开封府,臣恐难以施行!”</p>

“因为……”他抬起头,毫不犹豫的抄了吕惠卿的作业:“很可能,并无这许多士子可用!”</p>

“臣曾于仁庙嘉佑八年,任为权知开封府,对开封府府界之中的情弊,略有了解……”</p>

“臣乞对于陛下!”</p>

然后,他就看到了身前的少年官家,微微颔首,温柔的说道:“有劳节度……”</p>

冯京大喜,他知道,自己赌对了!</p>

于是长身而拜后,开始在御前掰着手指头,将开封府府界诸县、镇的胥吏数量,做起了介绍。</p>

尽管如今距离他担任权知开封府,已过去了二十几年。</p>

但大宋朝的情况就是,很多事情,几十年都可能不会有什么变化!</p>

即使这中间经历王安石变法和元丰改制这样的历史大变局。</p>

但基层的情况,却基本不会有什么变化。</p>

毕竟,过去要多少人干活,现在应该也要这么多人才能把活干完。</p>

不可能王安石一来,官府效率就能够凭空提高。</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