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答道:“西人累年犯顺,理须讨伐,何烦遣使?!”</p>
“大辽皇叔祖,不必再劝!”</p>
“朕意已决!”</p>
“必当灭此朝食!”</p>
于是,亲笔国书,回与耶律洪基:夏国犯顺,罪恶如此,北朝所当共怒。兼庆历、皇佑间,兴宗屡尝致书仁庙,至有『孰料凶顽,终合平荡』等语……且言北朝兴宗敦笃劝和,情义兼至,方夏人有罪,则协力讨除;及西征胜捷,则持书相庆。虑彼称臣修贡,则欲当朝勿赐允从,今来两朝欢好!</p>
这就是拿着耶律洪基他爹的剑来斩耶律洪基了!</p>
辽主得报,有言辽军聚兵于边境,意图恫吓,以胁迫大宋议和。</p>
但赵煦不为所动,只是增加了河北防御,依旧命西军,依之前部署行动。</p>
彼时他料定,辽主绝不敢兴师南下!</p>
因为,彼时的耶律洪基,已到了人生暮年,随时可能驾崩。</p>
奈何……</p>
赵煦回忆到这里,在心中悠悠叹息:“谁能料到,朕竟没有熬过耶律洪基!”</p>
隔年,元符三年正月,赵煦急病,暴卒于福宁殿。</p>
而耶律洪基,甚至比赵煦多活了七个月。</p>
大宋元符三年,辽寿昌六年七月,荧惑犯房心,辽主耶律洪基驾崩,庙号道宗,谥曰:天福皇帝。</p>
想着这现代史书上的记载,赵煦的神色,就越发的苦涩。</p>
因为,他这一系,从仁庙开始算起,四代人没熬过耶律洪基一个人。</p>
耻辱啊!</p>
至于副使张琳?</p>
老实说,赵煦没什么印象。</p>
只是记得,似乎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这个名字?</p>
好像是某个博物馆?</p>
忘了!</p>
大概是个有些名气的路人甲吧?</p>
或许?!</p>
但不管了!</p>
萧德崇也好,张琳也罢。赵煦都只有一个解题思路——让耶律琚和耶律永昌将他们拉下水!</p>
他就不信了!</p>
银弹、肉弹一起上,再加上汴京这个花花世界,还拿不下两个辽人?</p>
辽主一个月给你们才几贯俸禄?</p>
至于给他死忠吗?</p>
只要加入耶律琚、耶律永昌的队伍,那么,回扣管够,油水管够!</p>
汴京勾栏瓦肆,醉生梦死管够!</p>
反正,刑恕现在已经是汴京城所有勾栏瓦肆的超级VIP。</p>
刑恕答道:“奏知陛下,据耶律琚、耶律永昌所言,此番来使的辽崇仪军节度使萧德崇、中散大夫、干文阁待制张琳,皆是辽国名臣……”</p>
“其中,萧德崇乃四国舅房出身,与耶律琚有旧……那张琳则是辽沈州(沈阳)人,与耶律永昌相熟……”</p>
“耶律琚与耶律永昌都言,只待彼等入京,必使其知我大宋友辽之心!”</p>
赵煦听着,微微点头:“此事便交给学士去办!”</p>
刑恕拜道:“诺!”</p>
……</p>
开宝寺后山,高丽国使团落脚地。</p>
年轻的完颜阿骨打,看着那个莫名其妙的找上门来的宋国翰林学士。</p>
“足下就是完颜部的阿骨打?”对方笑眯眯的问着。</p>
阿骨打犹豫了一下,老老实实的学着,从李资义那边学来的中原正韵与礼节,拱手拜道:“在下完颜部阿骨打,见过大宋刑学士!”</p>
刑恕眯着眼睛,仔细的打量着,这位官家特意交代他‘多关注’,甚至要他做保,推荐到武学入读的女直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