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六哥如今还未亲政……”她看向赵煦,道:“再者,朝廷对向宗回、高公纪的封赏,已经足够了!”</p>
这是事实!</p>
赵煦即位之初,向宗回、高公纪,都是身无官职的闲散外戚。</p>
一个只当过群牧司判官,一个只做过閤门邸候。</p>
其本官阶都是大使臣!</p>
短短两年时间,就从大使臣一路跳进遥郡,又从遥郡跳进了横班。</p>
如今,向宗回已官拜四方馆使、相州防御使。</p>
高公纪则是东上閤门使、宁州防御使。</p>
只要落去诸司正副使的头衔,就是正任官了。</p>
而这对他们,再简单不过了。</p>
等他们下次从熙河回京,就必然能成正任。</p>
国朝外戚、宗室,正任官虽然不少。</p>
但实权正任,开国以来就没几个。</p>
而这两人,都是年纪轻轻,将来必定是生兼节度,死封郡王甚至国王的外戚。</p>
所以,他们其实也不需要封赏了。</p>
再封赏就太过了!</p>
赵煦嗯了一声,有些遗憾的道:“母后所言,也有道理……”</p>
“但儿却还是想要赏些什么……”</p>
得找个由头,提醒庆寿宫,她百年后,高家就得指着向家才行。</p>
“不如这样……”</p>
赵煦看着向太后:“追封宗回国舅以及高公纪三代吧!”</p>
高家不需要追封!</p>
因为,已经追封了好几次了。</p>
但向家绝对需要!</p>
尤其是向太后的生父向经——堂堂太后之父,到现在都还只是一个定国军节度使。</p>
规格太低了!</p>
起码郡王起步!</p>
故此,赵煦这是打着封赏向宗回、高公纪的幌子,给向家抬咖。</p>
同时,也是释放一个信号给宫中内外知道——朕,是母后的孝顺儿子,当然会向着向家喽!</p>
如此一来,庆寿宫应该知道如何选择了。</p>
两代太后,几十年的积蓄,赵煦可是馋的很,说什么都想扒拉到自己兜里来!</p>
向太后被赵煦的说辞动摇了。</p>
她自然是个孝女!</p>
自然想给亡父争取待遇!</p>
再怎么样,王爵总比节度使显赫!</p>
但她还是顾忌着名声,便道:“此事,且待吾与娘娘、宰执们商议后再说!”</p>
赵煦笑着点头。</p>
商议?</p>
这种事情,只要提出来,谁会反对?</p>
大家赞成都来不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