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文臣家的女儿!</p>
能帮的,她当然会帮!</p>
赵煦点头,道:“那便允了吧!”</p>
向太后颔首:“那我便命太师,兴龙节时,送县君侍女入宫!”</p>
如今,距离兴龙节还有差不多四个月。</p>
四个月时间,怎么着都够文家,找到合适的人了。</p>
就是……</p>
向太后在心中,不由得想道:“这其中,会不会有一个姓李的呢?”</p>
这大宋朝的宫廷妃嫔们,在入宫后,都会从各自家里,带一些从小培养起来的侍女入宫。</p>
这些侍女,通常都被算作女主人的影分身。</p>
平时侍奉左右,忙前忙后。</p>
需要的时候,作为女主人的代餐上场,满足皇帝的需要。</p>
其角色定位,类似于民间的通房侍女。</p>
一般情况下,这些人生下的孩子,也会被算作女主人亲出。</p>
想当年,章献明肃无子,所以不能被册立为皇后。</p>
于是,她身边的侍女李氏挺身而出,为章献明肃生下了仁庙。</p>
欣喜若狂的仁庙,当即宣布——此德妃所出也!</p>
章献明肃于是被顺利册立为皇后。</p>
而作为影分身的李氏,却只是被封为县君。</p>
这就是标准的民间玩法了。</p>
然而,这套玩法在民间能行得通,在天家却是行不通的。</p>
因为,一旦生下的皇子,最终成了皇帝。</p>
就必然会想办法,扶正自己的生母。</p>
就如仁庙,最终追封李氏为章懿皇后一般。</p>
想到这里,向太后就看向了自己面前的这个孩子。</p>
看着六哥握着她的手,一副孺慕、亲近的模样,她心中便大感宽慰。</p>
因这孩子确实是将她这个嫡母,视作生母一样孝顺、服侍。</p>
即使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朱氏。</p>
朱氏在她面前,更是谨小慎微,从不敢以官家生母的身份自居。</p>
相反,从来都是伏低做小。</p>
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场合,姿态都摆的很正。</p>
对外也都是说【官家乃是娘娘亲出,吾只是代为诞育而已】。</p>
完完全全就是一副民间小妾的模样,就连自己在宫中给六哥织的衣服,都是要送到她这里,用她的名义,送到福宁殿。</p>
这就很好!</p>
免了将来许多麻烦。</p>
朱氏如此识趣,六哥又是这般孝顺。</p>
她这个嫡母、女主人,自也不会小气。</p>
于是,这两年来,她不断的给朱氏提升地位和待遇。</p>
不仅仅是允准了朱氏升格为太妃,还升朱氏所住之地,称为‘殿’,以太妃所用命令称‘笺’,同时更命入内内侍省尊太妃之位格,次在太后之下。</p>
甚至,她还想好了,将来百年后,遗诏里是要给六哥和朱氏,扫平障碍的。</p>
譬如说,效章献明肃遗诏尊章惠皇后(保庆杨太后)故事,遗诏尊朱氏为皇太后。</p>
将朱氏给扶正,让她也享受一下太后的待遇。</p>
这样,将来到了永裕陵相见,也依然能和和睦睦。</p>
在这个问题上,向太后是想的开的。</p>
她的底线,也只是,自己的先帝元后、发妻地位,不能受到挑战。</p>
这样想着,向太后就对赵煦道:“对了六哥,前些时日,太妃来见我,说是三娘就要到婚配的年龄……也是时候开始给三娘选个驸马了……”</p>
“六哥怎么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