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洪基打发走赵孝俨后,便若无其事的带着人,来到这行宫的正殿,坐到了那御座之上。</p>
没过多久,便有着礼部的官员,引领着来自南朝宋庭的使者,来到这殿上。</p>
“奉大宋皇帝陛下之命,大宋中书舍人林希,谨贺大辽皇帝天安圣节,恭祝陛下万福永康!”</p>
说着,那位穿着绯袍,戴着展脚幞头,看上去仪表堂堂的南朝文臣,便躬身而礼。</p>
耶律洪基听着,顿时便只觉神清气爽,无比畅快!</p>
因为,对方说的是【奉大宋皇帝陛下之命】来贺【大辽皇帝】。</p>
而在过去,准确的说,在大安二年之前,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p>
那时候,南朝来使,最多说一句【恭祝北朝皇帝如何如何】。</p>
甚至,在有些时候他们会说‘恭祝大契丹皇帝如何如何】。</p>
哪像现在这般,以大辽相称?</p>
这说明了什么?</p>
说明,大辽在他耶律洪基的治理之下,连素来傲娇,不肯承认大辽也为【中国】的南朝君臣,也是不得不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将宋辽对等看待。</p>
爽!</p>
耶律洪基心中忍不住的想起了,数十年前,南朝文宗欧阳修,在写《新五代史》的时候,将大辽列入【四夷】范畴的事情。</p>
嘴角就微微翘起来,心情越发的灿烂了。</p>
因为当年此书传到辽境时,他的父皇看了后顿时勃然大怒。</p>
立刻通过所有外交渠道,对南朝表达了严重抗议和强烈不满。</p>
你们凭什么将大辽,列入【四夷】?!</p>
谁给你们的胆子?</p>
嗯?</p>
我大辽早在太祖立国时,便已尊孔子为圣人,开科举取士,用文臣辅佐。</p>
圣宗以降,更是【俨然中华】、【巍巍文教盛世】。</p>
于是,一场口水官司,就此而起。</p>
南朝的士人,坚持【君子尚居中正,王者求大一统】,认为大宋居中,合该中国正统。</p>
而辽乃北方异族,即使是【用中国礼仪】,也不属中国,更不要说什么有正统性了。</p>
彼时的辽国君臣则主张【诸侯行夷礼则为夷,从华礼则为华】,所以大辽也属诸夏。</p>
所以宋辽关系,实乃春秋的秦晋、齐楚关系。</p>
只不过,在文化领域,大辽确实不是南朝文人的对手。</p>
没几个回合,就被南朝的文人,驳的哑口无言。</p>
没办法,只好在重熙七年的科举考场上,出了个《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的题目来挽尊(辽人把辽太宗从后晋得到的宝玺,伪装成传国玉玺,以此作为争夺正统的法理之一,辽圣宗还因此写过诗,称颂辽国的正统性)。</p>
可败就是败了。</p>
嘴炮没拼过是事实!</p>
但好在,南朝在战场上,一败涂地。</p>
西北的元昊反叛,南朝平叛,三战三败,底裤都被人彻底扒下来了。</p>
这就让当时的大辽,无比兴奋了——你汴寇连党项人都打不过,算什么中国?还敢和我傲娇?还敢把我列入四夷?</p>
我呸!</p>
自古以来,有这样的正统吗?</p>
想想大汉,想想大唐,什么时候被人这么羞辱过?</p>
再看我大辽,乃大汉之苗裔,大唐之臣妾。</p>
今汉已不存,大唐灭亡。</p>
这中国正统,合该为我大辽继承!</p>
尔等汴寇,不过是窃据中原之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