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36章 咱后来,真废相了?(1 / 2)

朱标带着朱棣离开了,老朱缓了缓神,便也带着朱肃摆驾乾清宫。

毕竟,还是乾清宫的戒备更森严些。

这一次,他还特地严令二虎,除了皇后和太子,任何人都不许出入。

朱肃对这乾清宫,也算是轻车熟路了。朱元璋依旧让侍卫们在外头戒备,自己则带着朱肃到了里间。父子两坐在正中的茶桌旁,老朱开口道:

继续说刚刚的事儿老五,真没什么政策,能应付‘三百年魔咒’?

真没。朱肃的头摇的像拨浪鼓。

你莫不是仍觉得,就算咱真颁布了好政策,也会走偏?朱元璋正色道。这点勿要担心。咱会给后世出一本‘祖训’,要后世君臣,世世代代遵循咱这个开国之君的法子,让百官科道共同约束朝廷上下,万万不会出现走偏这种事儿。

我知道,《皇明祖训》是。朱肃摆了摆手。那玩意儿没啥用处,该偏的还是会偏。

什么?老朱一愣。以《皇明祖训》来约束朝廷上下,是他这几天思考军户制失败的事,痛定思痛才想出的法子。

这名字,还是昨晚刚想出来的呢!

他一心想要缔造一个完美的运转规律,在他想来,军户制最后走偏了道,其中固然可能是军户制自身的不完善,但一定,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后世没有忠实遵循,才会导致这项善政变成了恶政。

自己现在已经知道了不足,那么,只要自己费些心力,将这制度改的尽善尽美,再以祖训约束之,必然能彻底弥补上这一窟窿。

但老五居然张口,就说出了皇明祖训的名字,老朱惊讶问道:莫非按原先的路子,咱本来,也是要纂这《皇明祖训》的?

可不是嘛。朱肃摊了摊手。您前些年的时候,就想着编这祖训了对?

不错。老朱点头。洪武二年的时候,咱就想着给咱们朱家留本祖训了。

不过那时候咱只想着传个好家风,名字也还没定怎么,咱的这本《皇明祖训》,是没被当回事?他的声音不禁带着些怒意。

您那祖训,是挺鸡肋的。方方面面想的,倒是齐全的很。但是时代在变动,有些东西或许切合开国之初时候的情况,但过上几年,早就不适用了。朱肃答道。

本来嘛,政策这种东西,就是要因时而变,您老想着一套政策用上万万年,哪有那么容易?

一潭死水,焉能不臭?一样的道理!

一潭死水,焉能不臭老朱皱着眉头,似乎抓住了什么。还没来得及深思,朱肃便接着道:

要是完全用不上,也就罢了。偏偏它又派上了一点用场:只要皇帝有什么违了文官的意的,文官立刻就去翻您这本《皇明祖训》,然后指出祖训里有利于他们的条文高呼‘祖宗之法不可变’。有您这本祖训在,后世皇帝,也只能徒呼奈何。

偏偏,其中关于限制他们文官自己的条文,那些文官不是想了借口曲解,就是装作看不见。

这祖训,被文官们都玩出了花来了。

朱肃语带嘲讽。可不是嘛,明朝后来那些高呼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文官,没一个敢提剥皮充草这一条祖宗之法的。

什么!老朱涨红着脸站了起来,颇有些恼羞成怒的情绪在里头。咱就知道,咱就知道!

竟敢拿咱的话,搪塞咱的后代子孙!

这些官儿,果然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他想起了之前说过的那个水太凉,又想起了早朝时,给他上眼药的汪丞相,新仇旧恨顿时同时涌上心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