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凰看着他姿态优雅而坐,却与失忆时候的洛溪如出一辙。
有时候纵然是失忆了,可习惯的一些动作,却是永远都不会变的。
关于是否放百里熙回旸国一事。
反对声最强烈的自然当属太子周佑一派。
支持百里熙回去的大臣也不在少数,洛凰相信,以百里熙在永安城里的传位,能让一些大臣跳出来跟周佑唱反调,他们也是花了不少力气。
不过洛凰想到的却是那些中立派的人。
“你可知道御史台颜匀,你若想回邺国,关键就在此人身上。”
颜匀性格耿直,敢于进谏直言不讳,虽然年纪不过二十岁,却很得邺国皇帝周脩宠信,周脩曾说过颜匀处事不偏不倚,最是公正无私。
“本王回旸国一事,颜匀态度中立,他在朝中声望颇高,他若是也表态,其他中立的大臣自然也会纷纷表态。只是……”百里熙抬眸深看洛凰,道:“你该不是让本王去说服颜匀,让他支持本王回旸国吧?”
见百里熙并不以为然,洛凰也是了然了。
“原来你也打过颜匀的主意,想让他出声反对你回旸国。”洛凰笑道。
她与洛溪相处三年,对他的一些心思却也能看的出来的。
“阿溪。没想到你恢复记忆以后变得很聪明嘛。”洛凰下意识的就想跟以前一样去拍拍百里熙的头,不过在对上他淡淡的视线后,只得讪讪收回手。
而后百里熙才是收回了视线,眸光清清,可配在他那张俊美的脸上,却也是随意即是风华。
“你也不笨。若是颜匀在此时也站出来反对的话,以周脩多疑的性格,定然会以为是周佑拉拢了颜匀,自然要拿本王一事压制一下周佑。”
纵为亲生父子,帝王家有时也是无情。
其实周脩对周佑也算是不错,两人时不时能上演一出父慈子孝,只是周脩虽然看重周佑封他为太子,可却并不意味着周佑能够左右朝局。
百里熙负手站在窗边,看着满院雪景梅花,悠悠道:“只是这是一步险棋,颜匀若是出声反对,原本支持本王回国的人,不少也会倒戈,周脩老谋深算,事情未必能按预想的发展
……”
而从他得到的消息,回旸国一事,已经不能再拖。
看着他有些冷峻的侧面,洛凰缓缓道:“有温叙之支持你回国,那时周脩自会偏向他。”
再听见温叙之的名字,百里熙不由转身看向她。
迎着他的视线,洛凰面色平静道:“否则,他又何必娶周毓为妻。”
靖安王府内,温叙之已经下了早朝回到府中。
书房里,他翻看着手中的书,看的正是投入时,这上部就已经快看完了。
“阿凰,《参国鉴》的下部在哪里,你给我找下,上部我马上看完了。”
安静的书房里,温叙之手中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细细看去,上部都已经看完了,可周围却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阿凰,书你找到——”
看着只有自己一人的书房,温叙之的声音戛然而止,他怎么又忘记了洛凰已经不再了。
揉一揉眉间,温叙之转身去了书架前自己找。
他看书总喜欢乱放,时常不知道要看的书被放在了哪里,而他又不喜欢有人随意进入他的书房,所以以前都是洛凰帮他收拾书房的。
站在书架前,以前按类别排放的书,已经又乱了。
翻看着那本《参国鉴》在哪里,温叙之却发现,他许久没看过的书里,都被做了标识,告诉他上次这本书他看到了哪里。
怔愣一下,温叙之继续找着他要看的那本书。
在第三层的右侧。
找到了,温叙之才拿出来,却有一张薄薄的纸飘了下来,正落在他的脚边。
洁白的纸面上,两句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