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嬷嬷端茶的手晃了晃,脸色沉重,沉默了许久,这才道,“小姐,老奴不知道当说不当说,文夫人也很艰难,老将军和少将军都在阵上杀敌,她一个人常年积忧成疾,之前都是在硬撑吧?”
文氏身体一直虚弱,经常眩晕,在兵围护国将军府那会有些严重,躺了一段日子,她强忍着,不准府里的丫鬟婆子透露半个字的口风,否则就赶出府邸。
京城和北地千里之遥,青璃想要回去一次真的不容易,现在不是有飞机有火车的年代,全靠马车,来回就要两个月,莫家村春种以前,她不可能离开。
之后,于嬷嬷闭口不谈,青璃也没了心思,她又慵懒地靠在小榻上,不想起身,发现选择有时候是一件残酷的事。
下晌,莫青菊带着意犹未尽的几个小的归来,众人炫耀自己买的小摆件,小玩意,胭脂扣,络子,有新意的荷包,还有那种最廉价的雕刻的小人。
“小妹,你看看这个,有意思吧?”
莫青菊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布偶,矮胖的身子,只有粗糙的眼睛和嘴巴,青璃接过,没有看出一点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村里大婶们做的娃娃,都比这个好。
“这可是有玄机,哈哈!”
念苹对着莫青菊眨眨眼,从青璃手里抢过娃娃,得意地道,“这可是我发现的呢,你看看这个布料,有空隙的,里面是土和草籽,只要浇水就好,小人的头上就能长出草,冬日里家里没花,这草绿绿的,多有生机。”
“是啊,只要十个铜板,真便宜!”
念香拍着小手,在一旁蹦跶,她也买了好几个,到时候摆在窗台或者小几上,小人头上长了草,就和秃子长头发一样,定然有趣的很。
青璃面色僵硬,这种小玩意在现代有卖,古人也很有生意头脑,十个铜板?成本最多一个铜板,身子只有一小块纱布,土和草籽到处都是,不需要银子,这手工粗劣,一个大娘一天做个三五十个没有问题。
几人回来之后,家里顿时有了人气,热热闹闹,晚膳,众人坚决不肯用,说是花灯节有太多好吃的,要留着肚子。
在众人的期盼中,天开始渐渐地黑了,府上点燃了灯笼,几个小的回去换装,今日天冷,要在外面长时间行走,必须要多穿一些。
花灯节官民同乐,知府衙门的官差也会到主干道维持秩序,以防止有什么突发事件,在几条主干道禁止车马,马车只能停在附近的地方,几人步行过去。
爹娘提前到了客栈,带领族人参观。这边几个小的结伴,莫青菊带队,众人坐了一辆马车。
路上,打开车窗,四周挂满了红色的灯笼,今夜凤阳全城都笼罩在灯火之中,比大年三十还要喜庆。不少人成群结队,正在赶往主街,前面不远就是会场,位置四通八达,很是方便,百姓们兴致高昂,说说笑笑,有那小娃骑在爹爹的脖子上,小脸儿带着兴奋,四处看着。
“一会儿你们都注意一些,人多就热闹,却也乱,注意别被拍花子的拐走。”
每年都有那么几个人贩子,青璃就悲催地被人掳过,虽说她那时情况特殊了点,不过这么多年,还是给家里留下阴影,为此这次爹爹特别强调,族人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小娃,不要因为贪图新鲜,弄丢了孩子,不然真是后悔一辈子。
“我们都这么大了,就算被拍走,也能找到家。”
沐阳那边风气不错,拍花子的少见,念苹不是很在意,一边抓着爆米花,一边顺着车窗张望着,这么热闹,还头一次见到,在南边水多,每年都是放河灯,划龙舟之类的。
“你可别不当回事,抓到你之后用迷药迷晕,然后卖到偏远地方给人家做媳妇儿。”
青璃吓唬得念苹念香脸色一白,弱弱地答应会紧跟人群。古代虽然可以三妻四妾,穷人娶不上媳妇的也多,在京郊那边的小渔村,就有四兄弟娶不上媳妇,买共妻。
不只是拐卖,还有哄骗,韩霜就是一个例子,差点被卖到花楼里,有些时候命运由不得自己做主,尤其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
街道上真的很热闹,有挑着扁担的货郎,来回溜达,叫卖吃食,糖果,偶尔有小娃闹着要吃,做爹娘的一咬牙,也会停下来买点,今日喜庆,十年才一次,众人不会为了节约扫兴。
前面就是主街,车夫把马车停在一个隐蔽的角落,念苹念香还没等马车挺稳,欢呼一声,撩开帘子快速地跳下车,青璃摇摇头,无奈地跟上,小弟仔细和念阳还算镇定,眼里带着好奇,四下观望。
花灯节会场,张灯结彩,笑语欢声,从这个角度,已经看到挂起来的兔子灯,外面是彩色绸布,里面是烛火和灯油,看起来十分显眼,一个高大的兔子,比青璃还要高。
“兔子兔子!兔子精!”
念苹伸着手指头,欢呼个不停,在四周,还有男子的口哨声。花灯节,有很多北地的未成亲的男女,只要看上对方,就可以表白,对方若是拒绝,也不伤面子,这是风俗。
为了低调,青璃已经全副武装,只剩下眼睛,众人没有用晚膳,念香揉着肚子不停地喊饿。两旁道路很宽,几个人并排向前走。
在主街两侧有酒楼,此刻已经爆满,二楼是个好位置,从雅间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一条街的景色,爹莫如湖已经预定好一家,和族人一起用晚膳。
“咱们还是吃点特色吧,酒楼的东西还不如府上的厨子好吃呢。”
在一条窄弄堂里,有各种小摊贩,每个摊子前都站着不少人。最外面是卖元宵的,正月十五必须食用之物,这家并不是煮,而是用油炸,然后五个元宵串成一串,周围站着很多百姓,吃得兴高采烈。
“咱们在沐阳只有酒酿圆子,还是北地的元宵个大馅多!”
念苹搓了搓手,几乎要留下口水来,她掏出自己随身带着的小荷包,从里面找出一块最小的碎银子,自觉跟在后面排队,还不忘记回头招呼,“你们都要什么馅的?我就吃黑芝麻的!”
“给我黑芝麻吧,小妹你吃五仁的吧?”
莫青菊转过头,问一旁的青璃,天冷,众人热情不减,为了方便行走,手炉都没拿,就怕吃东西不方便,只要可以吃,一切都不是问题。
“恩。”
子喜和青璃一样要五仁,其余几个小的要黑芝麻,跟在后面的于嬷嬷,麦芽,麦冬三人也有份,念苹不是个小气的,也不差银子,大大咧咧,是个实心眼儿。
“好吃啊,老板,你做的真好!”
接到炸元宵,念苹也顾不得烫嘴,直接放到嘴边,老板很细心,又给众人准备了油纸,说是吃不完用油纸包着,回家想吃热一下就可以。
“是不错,炸元宵也能这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