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愣了愣,继而点头道:“自是记得,便在臣案头珍藏咧。”
秦墨笑道:“陛下珍藏有何用?不推行下去,永远都是废简一捆!”
“而今陛下威望正盛,九州民心向秦,也是时候推行了。”
“如此,也免得乡野遗才有志难伸,郁郁之下真去做一些没名堂的事情!”
嬴政浓眉一挑,丹凤眼微微眯起。
秦墨最后一句乃是重点,秦有今日,兼并六国,一统华夏,当初靠的便是那些乡野遗才。
或者说,那些在六国不得志的乡野遗才!
商鞅如此。
张仪如此。
范雎亦如此。
而且,现在大秦之所以缺基层官吏,其一,是这时代读书识字的人确实少,其二,是原六国的官吏不敢用。
其三,则是有许多大才自视甚高,他们不愿做那基层的小官小吏!
便如年轻时的李斯,他不愿意在家乡当小官,所以辞官去拜师荀子学艺,学成后跑来秦国,投在吕不韦门下,起步便是宰相佐官舍人。
这时代没有后世那一套,君子耻于言利的腐儒道德观,人人渴求出人头地,人人渴求富贵荣华。
你不给人家机会,逼急了人家,便要自己创造机会,造你大秦的反!
嬴政沉默片刻,肃然道:“既如此,朕颁布中枢官制改略,以及官吏政绩考评法时,便将那选官任吏疏也推行下去。”
“依朕看,选官任吏疏推行之时,哪些原六国之官吏,其实也可以任用了。”
“毕竟,若真是心向六国者,早在六国旧族齐聚百越复辟时,便该去了百越,如今还留在大秦者,大抵也已不在惦念故国。”
“介时,征募那些原六国官吏时,让锦衣卫考察一番他们,查查他们平日在家乡的言行也就是了,能用便用,不能用便不用!”
秦墨揖手:“陛下所言甚是,如此再好不过。”
君臣二人这算是又在饭桌上敲定了一个重大国策。
而一众朝臣在旁竖着耳朵听了半天,却只听了个一知半解。
主要是心中皆在揣测,秦墨那封选官任吏疏,到底是个甚么章程,能否为自家子孙,在其中谋个前程!
嬴政似乎看出了诸朝臣的心思,但却不欲解释甚么,那封选官任吏疏,他都快盘出包浆了。
秦墨当初呈奏时,或许还不太完善,可如今却是被他完善的详实无比,已不需百官插手拾遗补缺了。
如此,也免得百官知道后,事先为家中子侄准备,对旁人便显的不公平!
“太子,你不去督办鼓励商贾开拓百越之事,怎还有闲心来找秦卿吃吃喝喝?”
嬴政把话题扯到了扶苏身上,随口问道。
扶苏听老子话中,似有责怪自己懒惰之意,心中不禁为之惶恐,同时又有些无语。
您的宰相,闲得蹲在学馆门前,跟宾客们闲扯淡,领着一帮娃子玩耍,也没见您去督促。
咋就可着亲儿子上呢?
踏实吃顿饭,竟都成了罪过!
扶苏心中嘀咕,嘴上却已解释道:“儿臣此来,并非只为吃喝,而是特地来向秦相请教,如何才能鼓励商贾去开拓百越……”
他将自己门客所收集到的消息,暨商贾们对去百越经商的看法,重新与嬴政和诸朝臣讲述一番。
嬴政听完,才知是错怪好大儿了,可身为严父,认错是不可能认错的,便全当没发生过一般,只是转而向秦墨问道:“爱卿啊,百越宝货的价值摆在那里,谁也不会傻到去高价购买,如何能提高利润呢?”
秦墨并不直接回答,看着他手中已经是第二碗的甜羹,反问道:“陛下,此羹汤可合胃口?”
嬴政毫不犹豫点头:“难得美食,自是合胃口!”
秦墨又一指那些已经被诸人吃光的菜肴糕点,继续问道:“这些呢,可合陛下胃口?”
嬴政再次点头,赞叹道:“皆为人间至味也!”
这一连两问,他回答的迅速,可心中却更加迷惑,美食便能提升百越宝货的价值吗?
包括朝臣们,也不在瞎猜选官任吏疏的内容,皆是茫然看着秦墨。
这触及到他们的知识盲点了!
秦墨笑了,扫视诸人一圈,笑道:“这些美食的烹制之法,若是散布出去,可否流行关中,乃至流行大秦全境?”
嬴政看了看碗中的甜羹,似乎已有所明悟,嘿然道:“必然流行!”
秦墨点点头,也不再卖关子了,笑着解释道:“这些美食里,或多或少都加了百越特产的蔗糖。”
“若是流行,则蔗糖必然要供不应求,价格也自然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