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一章 大美人,旧识初见(2 / 3)

“吴......袖柯...唔,好绕口的名字。”有些犹疑和不适应。

茱萸本来是扭过头去看春归燕子衔泥土,可是如今听到这人用那听起来温和但是明显带笑的语气重复她家姑娘的名字。那眼中不知怎地,就更多出三四分不满了。

回头,见到那书生长衫青年,眼神清澈不同于平日偶尔见到却尽是魔疯的痴。略诧异。

但是还是想要如同平日骂几句解气,当然是替那个不生气的姑娘。

可是那个结束了四下打量的青年却先她一步出声。有些慨叹的看着那一副七成新的楹联

比比划划,手指虚勾

“一点没有根基底子,真是不怎样。当初就说过崇古贬今最要不得.....”

自言自语声音却足以让两人听见,不说茱萸,就连小茴也透出丝古怪,看着自家少爷。

自顾自的随手拿起晾在缸边的毛笔,沾水后轻轻点画在几个笔锋末端,清水渗,那墨迹晕染,带着渗透出原来没有的扩散笔锋。

李青黄退后几步,眯眼看看。

年有余福。四个字,平常但是胜在安安稳稳的好意头。略可。

“那可是魏公子年前亲自来写的。”

李青黄听见茱萸说给他听的嘀咕,那女子言语未尝有大恼怒。想来口中那人也不讨她回护。

可是小茴的眉头却不着痕迹的皱起来。这让李青黄略注意,思索后也半懂作罢。

理了理衣襟,将那像是兔毛的湿润毛笔放回去。

“吴袖柯...姑娘。

晌午就该回来了吧,告诉她请等着我,我觉得我和她有必要谈一谈。”

搜寻脑海里这句身体的记忆,斟酌着客气的词语。因为背对着二人。所以不曾见到小茴眼中那忧虑。

沉默看着那长衫衣角消失门内,门闭合,两个婢女一个叹气一个轻哼。

室内,《溪山行旅图》临摹本横挂壁上,不如李青黄后山房里四壁皆书,但是十几个厚厚红头账本,有开有合。笔画草而不乱的勾画涂抹。

拿过第九本,翻开到昨日看到的炮制开销。李青黄默默无言。也不像是那姑娘勾画,只是停顿长短不一的翻一页,再一页。手指勾画着东西,直到把炮制人员的名字工钱大致有数,才放到一边。

已经一个时辰。

然后轻轻长长的吐出口气,拿起那釉色不算好的茶杯饮了一口。

坐在椅子上闭目沉思。

李青黄,三岁识千字,五岁背词诗,七岁读诸子。九岁订亲,十二岁乡试不中。十三岁家道落。到此日,二十岁,乡试不中依旧。奈何仙人羡煞。不过是吴袖柯。

醒来时候,周身无力而不能动,没奈何在梨木床上躺了两天。

也听了那茱萸小丫头絮絮叨叨的抱怨,更主要的是,既然还能活动脑子,那么现在诡异的处境,李青黄了解后,也不免头疼。

静静将情况梳理两日,李青黄还是觉得该看看,如果可以也该管管。

只是这身体记忆中,

断壁残垣,碎药一地,一个布衣老人对着那块匾额悠悠然的吞吐着烟气。

拉着一个眼神清澈明亮的小女孩。

“三月里,下白雨,下白雨勒,娶龙女.....”

唱词软糯温柔,空灵孩童稚气。那悠然如南山老石头的老人敲着拍子。

一老一少,尽是倔强与苍凉。

其它,因为那时年纪小,十多年后。这身体已经记不得太清晰。

李青黄回神感慨

“真是.....最地道的吴哝软语啊。”

李青黄只觉得,绕梁三日,犹在耳边。和记忆中一样的软糯轻灵。

却并非是那叫不出名字的小童谣,而是真真切切一句。

“茱萸,你绣鞋脏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都重生了谁还用系统啊 独立根据地 大萌主 道士闯韩娱 九玄破天 签到系统藏道书院 幻想乡的一己之见 真道纵横 佣兵小子 灵案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