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师兄,道君之身,太上真传,三宝之一,楼观道掌教,盘古!</p>
你什么身份,敢做他们的师叔?</p>
这一回,杨琚真的动怒了。</p>
他压着眉头,自诩好涵养道:“宁道友!许是你在海外呆惯了,不晓得中土的习俗,海外诸多散修,贪生好杀,弱肉强食,以强者为尊,好狠斗勇,以力服人!”</p>
“但中土……”他摇了摇头:“不一样!”</p>
“未闻有好德如好力者!丹成一品固然是前途无量,但秉持道德,纵是一凡俗、小修,亦可为世人所重。”</p>
“我等世家,非依仗武力,修为欺压于世,而是修身养德,为世人所重!”</p>
“十六国以来,北地争杀不休,朝廷失位,便是因为我等世家失德,自持修为,强者为所欲为,弱者不安于世,以致此大祸……”</p>
钱晨手心酒杯翻转,听着这和崔浩隐隐相合的言论,心中暗暗摇头。</p>
看来仙汉分崩以来,历次魔劫,杀戮无算,中土世家为胡人异族低头,道佛二教凌驾其上,终于让他们有所反省了!</p>
反省他们杀不过那些粗鄙兵家;</p>
闹不过那魔道九宗;</p>
上头有人的背景敌不过佛道二教;</p>
拼死斗狠比不过那些光脚散修。</p>
就连那如泥如土,任由人践踏的韧性,都不如那些尘土一般,苦到了骨子里的黔首。</p>
反省了世家的富贵,安生和立足之处,在于稳定的秩序。</p>
钱晨觉得,这或许是神州有识之士的一种集体反思,他们在反思仙汉末年,诸般魔劫将神州杀到十室九空,亿万生民涂炭,便是连诸多根基深厚的世家,也屡受重创。</p>
一群兵家蛮子,魔头,野心家和蛮夷站到他们头上之后……</p>
神州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p>
有人想要回到仙朝鼎力,横压一切的时候。</p>
有人想要天庭降下,直统地仙界,人间由天庭分封。</p>
有人想要重立神道,匡正人道。</p>
有人想要糊裱填补,迅速安定,固化阶级。</p>
有人想要清洗尽所有蝇营狗苟,将一切打落,将沉疴扫荡,重立新天!</p>
南北朝维系千年的和平已经不再稳固,大势到来之前——大厦将倾!</p>
而杨家,以及这振振有词的杨琚,他感受到了那种思潮和暗流,但他们恐惧变化,渴望秩序,依附于现有的秩序的同时,又对自身的利益地位感到不满。</p>
他们心心念念渴望回到过去。</p>
但说那过去是什么时候,并非夏商周虞,而是他们记忆中,甚至虚幻的记忆中,最好的年代。</p>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p>
难怪杨家大势已去,天命将终……</p>
杨琚依旧在高谈阔论:“……以其强,大天魔慕容垂如何?杀天王苻坚,长安刺驾,兵家魔道横行北地,百战百胜,慕容氏天骄层出不穷,一品金丹如雨,元神大修不断。然只知滥杀,不修道德,终究是败之一溃千里,前日以大天魔之身兵临六镇,却遭佛门高人所败,最后为魔道一女君所杀!”</p>
“强不可久,太上道祖曰:孰能以道莅天下?德交归焉,各得其所!”</p>
宁青宸笑问:“若持道德以莅,何为刀凌霸王以得侯?”</p>
杨琚怒目圆睁,一挥衣袖:</p>
“你若要问那一刀,便尽可来之……”</p>
杨琚坦荡荡道:“见我世家之道德,如何敌你之神通!”</p>
随着他一言抵定,其背后浮现石碑之虚影,乃是杨氏家传之经《法言》。</p>
此为西汉真仙扬雄所开辟之经,秉持儒道二教之道,后辈以石刻其句读于碑上,一字一句,恍若真言。</p>
所谓:法语之言,能无从乎!</p>
如孔子所言,立于道德礼法,难道能不尊从吗?</p>
法,即道之下流,天地依道而行,其轨为法。</p>
为天地立法,便是诸子之功。</p>
以自己的意志,在天地刻下痕迹,为大道的运转设立规则就是法——这是诸子在道君境界时,观察到道果运行,在天地铭刻的一道道痕迹。</p>
他们将之命名为法。</p>
而法言,便是杨雄通过读诸子经传,观察到他们道果在天地间铭刻的痕迹。</p>
他以自身意志扭曲这些痕迹,将其借来,印证,书写心中的道理。</p>
这便是法言。</p>
而杨家所修的《法言》经传,便是借助杨雄所参悟的道理,捕捉诸子先贤留于地仙界的种种道痕,想方设法将之提炼出来,铭刻于‘碑’‘书’‘甲骨’之上。</p>
待到大成,以阳神为碑,将种种法言铭刻其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