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36章 五丝的眼,三丝的手(2 / 3)

陈庆自信满满地说道。

“刚才我拿出来的宝镜要打磨,老夫人带我去见见楼里的匠人?”

孙氏面有苦色,完全无法接受祖传的家业三两句话就被人巧取豪夺去了。

“诺。”

她沉沉地应诺了一声,由侍女搀扶着走在前面带路。

陈庆兴致高昂,没解释也没理会对方的情绪。

当初跟随我的时候,哪个不是这不行那不允的?

尝到甜头后,一个个又变了副面孔,挥鞭子抽都赶不走。

百巧楼除了前面售卖的铺面外,后面还有很大一处院落。

六间高大宽敞的屋子是加工车间,两边的厢房一边是仓库,一边是伙房和住宿的地方。

一名年纪不大,面相稚嫩的少年正在挽辘提水,他好奇地打量了陈庆、韩信两人后,低头向孙氏行礼。

“陈府令请这边来。”

孙氏站在敞开的屋门前,做了个请的手势。

陈庆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走过去,目光扫视了一圈。

六间大屋全部打通,泾渭分明的划分成两个区域。

一群七八岁的孩童围坐,一人双手扯着麻绳来回拽动,另一人手里拿着个圆石球,凑在磨盘上全神贯注的打磨。

十几岁的少年则奔走忙碌,给大工打下手。

各式各样的器械摆放了屋内的每一个角落,颇有种后世机械加工厂的既视感。

这个年代可没有任何童工的概念。

相反,他们能学一门足以养家糊口的手艺,恐怕也是托了关系,花费了不少代价。

“咦?”

“孙老夫人,这怎么有点像水车磨坊的样式?”

“隔壁是畜力磨盘?”

陈庆回头又看了一眼给孩童练手的那架简陋原始的机械。

恐怕这玩意儿才是大秦原本的水平!

成年工匠那边,大部分器具的动力都来自于穿墙而来的两根木质转轴。

再经过齿轮的转化,传递到钻、磨等各式工具上。

他隐约有点印象,首到清朝时的玉床都是脚踏式的。

这机械风格是……秦墨!

“大人,确实是依据水车的样式改进而来。”

“百巧楼请了……能工巧匠,专门打造的。”

孙氏欲言又止地说。

陈庆恍然大悟。

怪不得老丈人脱口而出,百巧楼的雕琢研磨工艺最好。

秦墨出品的加工机械,能不好嘛!

他哭笑不得。

老丈人倒是不见外,偷偷干私活赚外快这种事也没瞒着他。

就是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孙氏东家和相里奚到底是什么关系,能请动秦墨出手。

“弘儿,你过来。”

“这是犬子罗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