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69章 乌孙灭国(2 / 3)

陈庆玩得起劲,又在外面喊:“殿下只是口头上支持过,可没付诸行动,小姨母你还是谢我吧。”

——

“你们先等等。”

芈滢犹豫了下,担心让别人看到自己大发雷霆的样子,败坏了她贤良师长的形象。

“两位不如先带着孩子去各处逛逛。”

“我……有些私事要与他商谈。”

韩夫人和金娘立刻起身,带着孩子走出教室。

她们或责怪,或同情地看向陈庆,摇了摇头结伴离去。

“小姨母,你这课上得不行,我很难给你发俸禄啊。”

陈庆大摇大摆地进去,嬉笑着面对芈滢阴云密布的脸色。

“那你说应该怎么样。”

芈滢没好气地说。

“你瞧我的。”

陈庆脚步轻快地跨上讲台。

他轻咳一声,面色认真了许多。

“同学们好。”

“今天是老师给你们上的第一堂课。”

“我先带大家认识几个生字。”

陈庆抓起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下了‘秦’‘华夏’三个字。

“何为秦?”

“上为舂,下为禾。”

“天下可耕之地,即为秦域。耕种之民,即为秦人。”

“何为华夏?”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我们穿同样的衣服,持相同的礼仪,在同一片土地耕种。”

“所以我们都是秦人,华夏族。”

陈庆的语气愈发郑重。

说笑归说笑,但教育之事关系着大秦今后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

汉朝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强汉’的赫赫威名,和公羊学派的大一统、大复仇思想在民间的盛行脱不了关系。

尊王攘夷,让多少有志青年投身边塞,以三尺剑成就盖世功名。

彼时的儒家可不是只会穷经皓首,在八股经文里扣字眼的书呆子。

他们不但武德充沛,而且深得《抡语》中的微言大义,沙场建功者不计其数。

想要制霸全球,光靠韩信、蒙甘、李左车、英布等人是远远不够的。

陈庆需要更多有志青年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地投入到大秦的开拓事业中去。

芈滢瞠目结舌,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上的几个字。

她心思百转,大致明白了对方的意图。

“小姨母,我讲的如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