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31章东南两国的第一批存货(2 / 3)

唯有晋升八转武尊,才会广为传颂。

毕竟北漠如今上百个新晋武宗,没点特殊之处,大家随口一说就抛在脑后了。

倒是新晋武尊尚未超过两手之数,记起来容易。

相比之下,南野国和东海国有些尴尬。

既无北漠战功的公开透明,战功奖励也不够吸引人,仙山降临的次数还少。

除了在本国扎根,不能迁移的大小势力,它们对外来武夫几乎没有吸引力。

非但如此,它们本国的大小势力也都陆续派出部分精锐,前往北漠搏一个机会。

万一搏出个武宗,整个实力进可攻退可守。

即便不成,这也算分散风险,减小势力一朝全灭的机率。

所幸两国之前接收过一拨北漠移民,吸收不少人进入了官方和大小势力,并加强了培训。

一进一出之下,两国的整体实力仍在提升。

不过北漠的提升势头如高峰崛起,两国这边却混成了两个小土丘,实在打脸。

而且永恒冰峰二次崩坍后,隐隐与北面诡物相互呼应,妖物对东南两国的袭扰力度大涨。

两国虽然顶得住,却已察觉出不妙的趋势。

这时,在顾恪的示意下,碧海城主动与东南两国取得联系,表示“宝药、战器、异种食材应有尽有,欲购从速”。

对于再次跳出来的碧海城,东南两国没把它再当成“二傻子”。

兰画现在正与碧海城一块儿,在南野协防。

任何势力拥有一名武尊,再差也是“大武前百”,任何一国都不能无视。

待到见到碧海城提供的“样品”,再拿去与北漠所得的同类物品作了对照试验。

结果不能说极其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这让东南两国的高层都有些懵:等等,这特么的居然是真-仙山出品,那碧海城的二傻子是真跟神农有关?

碧海城这边早有预料,派去的特使很无辜地表示:“早告诉过你们了,我家老祖就在仙山。”

东南两国一众高层听了,真是憋着满肚子牢骚,却是没地儿发。

仙山在大武名头越来越多,扯着仙山作虎皮的人和势力可不止碧海城一个。

谷褓/span就像上一世的地震,有人说自己预测到了。

实际上全世界有一大堆人在“预测地震”,数量远超每年天数。

因此无论地震在哪一天发生,都有人会“预测正确”,甚至不止一人“成功”。

同理,说自己在仙山有人的也不少,还未必是碰瓷。

某些诚心者——如碧海城、太平城,他们是真觉得神农是自家老祖。

实际情况自然是世界的参差,神仙也是会偏心的。

偏心的可能是顺眼(如李秀儿),也可能只是时机对了(如碧海城),更可能是一时兴起(如雷坤)。

这情形对一庭四国的官方就很不友好了。

某势力里只有一个人是诚心者,那也不算撒谎。

撒谎那也是仙山的事,与官方有甚关系。

承认就要给对方仙山的待遇,那不是给自己找“干爹”?

于是,官方对“声称在仙山有人”的实力,一致采取“两不态度”——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随便这些事例怎么说,官方只作不知,不知便不用搭理。

这种情况下,诡才知道碧海城居然是说真的。

碧海城是否撒谎,官方并不在意。

大家都不傻,交易肯定是分批完成,先小后大。

动用一名武尊,几十名武宗,就为骗那么一点诡晶、血核?那还不如明抢简单。

几日之后,东南两国爽快地表示“可以交易”,而且务必“量大从优”——要的数量大,质量要优良。

碧海城的特使可不会与他们讲价,化身复读机,反复就是那一句话:“仙山规定就这么多,我们上交时一颗都不能少。”

东南两国就郁闷了。

这两年大武形势轻松,他们还不着急。

于是捂货惜售,试探北漠底线,想着大赚一笔。

结果现在一看碧海城的价格,比北漠最初给他们的报价高了近一倍——其实就是苏玉楼想着维持关系,将进价小翻五倍,少量出售给东南两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